第四章本土政权政治权威建立马基维里进路.PDFVIP

第四章本土政权政治权威建立马基维里进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本土政權政治權威的建立:馬基維里的進路 柏拉圖欲塑造一以外來權威主導的政治格局,馬基維里則處於對立面,欲以 立基於本土經驗的思維,創建一完完全全的本土政權,正如柏拉圖的政治藍圖係 根據所處背景、親身見聞及深刻反思後所得的見解,馬基維里的政治思想亦出自 三個面向,包括馬基維里所處時代義大利的社會歷史條件;馬基維里個人的知 識、經驗和智慧;以及他對歷史上成功君主經驗的借鑑。從第一個面向言,馬基 維里如同柏拉圖,雖然他的思想具有原創性,但完全是一種對於場域客觀環境的 反應,這一點給我們的啟發是,任何思想及看法皆非絕對,必須視當時的時空環 境而定,這當然也適用於對外來與本土的評價。其次,從第二和第三個面向言, 顯示任何政治見解都是主觀及片面的,因此,出自特定人物之口的「意見」,絕 不能將其視為「真理」,此點無論對柏拉圖或者對馬基維里都一體適用,然而這 些依當時時空場域提出的見解,一方面足以顯示那個時代的獨特景觀,另一方面 亦可作為後來者借鑑。1 馬基維里時期的義大利分別由五個較大的王國所統治,包括南方的那不勒斯 (Naples)王國,西北部的米蘭(Milan)公國、東北部的威尼斯(Venice)貴族共和國、 佛羅倫薩共和國和位於中心的教皇國,同時還有一些較小的諸侯國。儘管當時歐 洲的民族國家已成為一種趨勢,然而正如馬基維里所看到的,在義大利,並沒有 一種力量足以統一整個半島的國家,各國之間你爭我奪相互戰爭,這些主權者只 關心兩件事,一是不能讓任何一個外國人武裝入侵義大利;二是他們當中誰都不 2 能奪取比現在更多的領土。 後者給了法國,西班牙和日爾曼等外來勢力上下其 手的空間,也讓前者的目的無法達成。在這種諸國爭雄的情形下,義大利內縱橫 捭闔的外交活動空前激烈,國際間戰爭、結盟、詐欺,甚至暗殺的情事亦不斷發 生,分裂的結果同時招引了外國勢力的趁隙介入。1494年,爆發歷時半個世紀的 1 從國家認同的角度看柏拉圖所處的古希臘及馬基維里所處的義大利,可凸顯此種意識依場域轉 移的歷史特殊性。代近所謂的政治認同若非指國家認同,即為民族認同,但國家與民族界限往往 隨不同時代而轉移,如古希臘人的認同標的顯然是自己的「城邦」,今人將雅典或斯巴達稱為「國 家」,這是因為伯里克里斯(Pelicles) ,或者修昔底德斯(Thucidides)及其他雅典作家、歷史家、劇 作家或思想家,都是以雅典作為他們認同的對象。相對的,希臘反而只是一個地理名詞。這種情 形在中古以降的義大利也是如此,所以梅特涅(Clemens Metternich)才會譏笑說義大利只是一個地 理名詞而已。 2 Niccolo Machiavelli, The Pri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 , translated by Harvey C. Mansfield,ch.11. 155 戰爭,西班牙、法國,甚至北方的日爾曼人不斷出兵干預義大利,那不勒斯成為 西班牙的勢力範圍,法國亦曾二度佔領米蘭。當時馬基維里眼中的義大利悲情, 正如同今日台灣本土政權表現出的祖國大地不斷被外來政權侵凌的悲情,馬基維 里訴說當時義大利的悲慘遭遇,認為義大利人比希伯來人更受奴役,比波斯人更 受壓迫,比雅典人更顛沛流離,既沒有首領,也談不上秩序,屢受打擊,任人劫 掠,分崩離析,慘遭蹂躪,備嚐國破家亡之苦。3 相對於政治上的分裂,隨著新 航路的發現,為貿易和市場的擴張準備了條件,因此,與政治上分裂相對的是經 濟驅動的整合,當時的歐洲包括義大利,原受限於交通限制,貿易僅侷限於地方 層面,商品運輸和銷售都有固定的路線和市場,這些利益牢牢控制在城市的同業 行會手中,而城市則是最大的貿易單位,由於交通不便同樣限制各國政府權力的 滲透,因此建立於下層經濟基礎之上的政治結構是一種封建性的聯邦治理模式。 這一切隨著交通的擴大產生了變化,受限於政治分裂狀態及僵化行會制度而無法 擴大利益的商人,益欲感到對時局的不滿,改變現狀的心態因此格外強烈,他們 的力量愈大,益發體認打破行會與地方限制,建立統一市場的必要,反映在政治 上,即是建立強大而統一國家的需求。 因外來政權蹂躪及政治分裂而興起的民族統一渴望,加上經貿受阻導致物質 利益損失而興起的大一統政府渴望,促成了富深厚民族主義意涵的「新秩序」意 識,自然產生了一種新的政治哲學核心價值。中世紀的憲政主義因限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