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
PAGE 1
第十屆海峽兩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討會,2006年11月,
供水水庫泥沙淤積及其對水質影響的初步研究
林叔忠
廣東省水利廳
摘要
水庫是水利工程的重要基礎設施,而水庫的泥沙淤積問題是水庫運行管理過程中的普遍現象。水庫庫底的淤積物既減少了水庫庫容又容易對水庫水質造成二次污染。本文通過對廣東省深圳市S水庫的泥沙淤積狀況調查,分析了S水庫淤積物的來源、成份、形態及淤積規律,初步探討了在不同情況下水庫淤積物對水庫水質污染的影響程度,提出了清除水庫淤積物是供水水庫減少污染保證水質的有效方法,指出實施水庫清淤工程是保持水庫可持續利用的重要舉措。
一、水庫泥沙淤積狀況
深圳特區是祖國大陸經濟快速增長的地區,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口快速增加,以及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深圳市對水的需求量大幅提高,近年來出現了水源緊缺的現狀,多數水庫功能已由過去的農業灌溉型轉變為供水型,水庫水質的好壞也直接影響供水區居民的身體健康乃至區域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和發展。S水庫位於深圳的B區,集雨面積44 km2,總庫容3200萬m3,正常水位36.59 m,相應庫容1690萬m3,是深圳B區的主要飲用水源水庫,年供水量達2.3億m3,日供水量最大為75萬m3。水庫建設至今已有
1. 泥沙淤積物的來源
深圳市S水庫區為深圳西部羊臺山環狀低丘地貌的一部分,集雨面積內大部分為低山丘谷地,區內上部和表層的土層為花崗岩殘坡積土與沖洪積粘性土、砂土,水土保持尚好,植被較發育。但由於該地區經濟和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造成部分已開展了水土保持治理的山地、丘陵又出現開發性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已從“農村型”向“城市型”轉變。在暴雨沖刷下,地表泥沙流動,部分粉質粘土和淤泥細砂進入河槽而流入水庫。受農村城市化影響,地表不透水層面積加大,縮短了地表徑流匯流時間,增大了徑流係數和徑流量,也相應增加了入庫泥沙量。同時水庫周邊人為墾殖鬆動土地表層,細礫與粗中細砂隨暴雨直接沖瀉入庫。因此,主河道挾帶泥沙和水庫周邊沖溝泥沙入庫是水庫泥沙淤積物的主要來源。
2. 泥沙淤積物的成份
① 泥沙淤積物礦物成份
從S水庫大壩前到庫尾河口,水庫泥沙淤積物地質層依次為淤泥、粉質粘土、淤泥質細砂、礫砂。其中淤泥厚0.5~4.0m,流塑—軟塑狀態;粉質粘土厚0.6~2.8m,飽和,可塑;淤泥質細砂:厚1.2m以下,飽和,軟塑;礫砂厚0.4~4.5m,鬆散,d≤4mm,成份為石英。
水庫區內水下泥沙淤積物成份,水庫高程31.50m以下平面區域約1.62km2,剖面上從上至下逐層為淤泥、粉質粘土、粉細砂和礫砂。
② 淤積物物理力學性質
庫區淤積層的物理力學性質如表1.1。 物理力學性質表現為上部流塑—軟塑,下部為飽和礫砂層。
表1.1 石岩水庫庫區泥沙物理力學參數
試驗
項目
泥沙
名稱
濕
密度
幹
密度
土粒密度
孔隙比
含水量
飽和度
摩擦角
凝聚力
壓縮係數
壓縮模量
γw
γ
γs
e
W
Sr
φ
C
a1-2
E1-2
g/cm3
g/cm3
g/cm3
%
%
deg
Kpa
Mpa-1
Mpa
淤 泥
1.52
0.92
2.71
1.937
70.4
90.7
1.4
8.6
1.37
2.19
粘 土
1.77
1.27
2.72
1.151
39.5
92.9
19.5
22.8
0.39
5.79
粉質粘土
1.86
1.40
2.71
0.952
33.5
92.8
21.5
21.4
0.30
6.85
礫質粘性土
1.88
1.55
2.67
0.748
22.4
78.4
28.1
29.4
0.23
8.11
粉 細 砂
1.97
1.61
2.67
0.661
22.1
89.6
24.9
15.2
0.25
6.96
礫 砂
1.80
2.65
35
0
0.17
9.11
摘自《深圳S水庫清淤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③ 庫內淤積物顆粒級配
根據取樣的泥沙顆粒分析,其顆粒級配曲線則如圖1.1 。
圖1.1 S水庫淤積泥沙顆粒分析曲線
3.泥沙淤積量的計算
① 庫容曲線
原始庫容曲線是研究水庫淤積的基礎資料。由於建庫時的設計庫容曲線未可尋覓,而水庫在1960年3月初具規模,即於4月蓄水運行,故可將1960年4月~12月的運行紀錄結合水庫原設計死水位、正常、設計和校核水位及其相應庫容值,得到原始(1960年)庫容曲線(圖2),庫容V1960(104m3)與水位Z(
同樣,根據水庫運行紀錄,得出了2004年的庫容曲線及其關係式。
總庫容為,其庫容曲線的關係式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