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及田河
和田河地乳流玉走瀚海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HYPERLINK /cng/mag/detail/332.htm 2011年第09期?作者:? HYPERLINK /author/16675.htm 范晓?
标签:? HYPERLINK /cng/tag/list/6490.htm 地质地理??? HYPERLINK /cng/tag/list/6493.htm 水文地理??? HYPERLINK /travel/locality/3314.htm 和田地区???
和田河赫赫有名,真正让和田河名满天下的是和田玉,让和田河遍体鳞伤的也是和田玉。在这个对和田玉疯狂采挖的时代,对这条唯一由南向北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大河,很多人并不了解或者已经忘却了和田河的其他。这篇综合介绍和田河的文章,能让我们对和田河的认识鲜活起来。
这是和田河的两大支流之一玉龙喀什河的上游。玉龙喀什河源于昆仑山北坡的冰川,由于昆仑山北坡处在青藏高原北侧的雨影区,荒漠带几乎一直向上延伸到雪线附近,与雪线以上的寒漠带相连,不像天山、阿尔泰山那样会出现茂密的山地针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由于坡度极陡,岩石裸露,十分有利于分散但众多的山玉矿脉充分地暴露、剥蚀,并随众水汇流在玉龙喀什河中。玉龙喀什河因盛产白玉,古称白玉河。摄影/郝沛
源于昆仑山、天山、帕米尔等高山、高原的许多河流,向着塔里木盆地汇聚,它们不能归流海洋,而是被消纳于浩瀚辽阔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形成内流河景观。如果从另一角度看,这些内流大河何尝不是在奔流入海——塔克拉玛干也被称为“瀚海”,连绵不绝的沙丘恰似瀚海中起伏的波涛,环绕塔里木的一系列山前冲积扇和绿洲,就好像海岸边的诸多河口三角洲。像海洋一样,塔克拉玛干也有足够宽广的容量,源自高山冰雪融水、势如脱缰野马的汹涌急流,一旦从山前绿洲流入沙漠瀚海,便渐渐消于无形。这其中,和田河是唯一由南向北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大河。
这是和田河另一支流喀拉喀什河的上游,穿行于昆仑山峡谷中。喀拉喀什河也源于昆仑山北坡的冰川。在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北坡,峡谷两岸陡峭的山地几乎全为岩石裸露的无植被区,即使在降水增加的高山地带,出现的也只是蒿类荒漠、高山草甸、高寒草原。喀拉喀什河因盛产青玉,古称墨玉河或绿玉河。摄影/李翔
“地乳之国”,“牧牛之地”
我经常乘坐由乌鲁木齐通往新疆各地的航班,以内地旅客的眼光去看,我不能不注意到,通往南疆特别是和田的航班,有着欧罗巴人种面孔的少数民族乘客常常成为“多数”。当我到了和田河流域,这种“少数”和“多数”角色的转换,给人的印象就更加深刻。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口占97%以上,在农村中更占到99%以上。在古代,欧罗巴人种和蒙古利亚人种在新疆境内相互渗入,塔克拉玛干似乎成为了东、西方人种分布的“边缘海”。
和田河因地而得名,和田旧称和阗,和田河在清乾隆年间编制的《西域图志》中,被称为和阗郭勒或和阗达里雅,意即和阗河。1959年,“和阗”被简化为“和田”。
这是和田绿洲喀拉喀什河灌溉渠系中的一条灌渠,渠底和渠壁均就地取材,用卵石铺砌,以减少渗漏和冲刷。和田及其类似的绿洲因为有大河出山形成的山前冲积扇,所以皆采用明渠自流的灌溉方式,而像吐鲁番那样缺少大规模地表径流的山前绿洲,则发展起了坎儿井那样的以利用地下水为特征的灌溉方式。摄影/范晓
和阗一名历来转音极多,《山海经·海内东经》称端;《史记·大宛列传》称于阗;《大唐西域记》记为瞿萨旦那;元代的典籍又称兀丹、斡端、忽炭等。元代的这些译音更接近当地维吾尔语的读音,这或许是清代改“于阗”为“和阗”的原因。
和阗一词的含义众说纷纭,但都和瞿萨旦那——古于阗国的传说有关。《大唐西域记》以及吐蕃文献《于阗国授记》、《于阗教法史》记叙古于阗国的创始虽略有不同,但其共同点在于,古于阗的先民都和来自古印度的阿育王或达摩阿输迦王的儿子有关,而且都是王子因受父王嫉恨,被遣逐雪山之北的于阗之处。上述文献都说,因得神庇佑,地面隆起似乳房,流出乳汁,使王子等受哺养而不死。“瞿萨旦那”对应梵文Kustana,即为“地乳”之意,国王和国皆由此得名。
为了改善和美化环境,和田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沿着绿洲中的乡村道路大修葡萄长廊,如今已形成覆盖乡村道路网、遮天蔽日的千里葡萄廊道,成为和田绿洲的一大景观,行人和车辆皆在绿荫的庇护下通行。摄影/沈桥
如果从地理环境来看,和田河出昆仑山口形成的半圆锥形冲积扇,恰似隆起的乳房,而滋润山前绿洲的涓涓水流,恰似乳汁。当来自印度河流域的远古先民历经艰辛、翻越雪山高原,来到和田河绿洲时,无疑会有发现世外天堂的惊喜。季羡林等认为,“瞿萨旦那”对应的梵文不是Kustana,而应为Gustana,意为“牛地”。这似乎也可印证,早在远古,这里就是水丰草美、宜猎宜牧之地。
和田河绿洲,西域世外桃源的一个样本
对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