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doc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doc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 修订说明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工信部科〔2011〕320号)以来,分别于2013年、2015年两次对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了修订,以引导和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发应用共性关键技术。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组织研究了对行业有重要影响和瓶颈制约、短期内亟待解决并能够取得突破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通过研判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共提出优先发展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174项,其中,原材料工业53项、装备制造业33项、电子信息与通信业36项、消费品工业27项、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25项。 目 录 TOC \o 1-3 \t \h \z \u HYPERLINK \l _Toc531778122 一、原材料工业 PAGEREF _Toc531778122 1 HYPERLINK \l _Toc1889694004 二、装备制造业 PAGEREF _Toc1889694004 18 HYPERLINK \l _Toc603303200 三、电子信息与通信业 PAGEREF _Toc603303200 31 HYPERLINK \l _Toc1804702951 四、消费品工业 PAGEREF _Toc1804702951 41 HYPERLINK \l _Toc785202209 五、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 PAGEREF _Toc785202209 49 PAGE \* MERGEFORMAT 44 PAGE \* MERGEFORMAT 44 一、原材料工业 钢铁 1.基于大数据的钢铁全流程产品工艺质量管控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钢铁企业工艺质量大数据平台、全流程工艺质量数据集成技术;高速工艺质量参数采集与存储技术;工艺过程综合监控及预警技术;板坯、钢卷等质量在线评级技术;产品工艺参数追溯分析技术;跨工序产品质量交互分析与异常诊断技术;机械性能在线检测技术;产品晶粒度在线检测技术;表面质量缺陷三维检测技术;全流程工艺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基于大数据的新产品研发技术。 2.钢铁定制化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全流程、定制化的制造系统;钢铁产业供应链智能优化技术;钢铁材料智能化设计与优化技术;钢材组织性能预测、钢种归并和钢铁全流程工艺参数协调优化控制技术;钢铁流程大数据时空追踪同步和大数据与知识混杂的挖掘分析技术;基于生产过程大数据和生产经验的高精度生产模型和知识库;用户定制产品性能参数为牵引的钢种动态归并和钢铁材料组织性能动态预测技术;关键工艺设备的大数据性能预测、智能故障诊断和安全运行调控技术;钢铁全流程泛在无线通讯网络的实现结构、通讯协议和实现装备。 3.钢铁制造流程余热减量化与深度化利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焦炉烟气余热梯级利用技术、荒煤气余热回收发电技术、发电乏蒸汽用于海水淡化技术、烧结矿显热发电技术、干式粒化等余热回收技术;高炉冲渣水制冷、制热及发电技术(高炉区域低品位余热冷热电三联供综合利用);高炉热风炉烟气余热梯级利用技术;转炉、电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连铸坯显热利用技术;大型加热炉烟气源头减量及高效利用技术;余热源头减量就地利用与钢铁生产工艺的协同技术;余热利用与环保、固废处理的协同技术;余热利用与城市、社区环境的协同技术等。 4.绿色化、智能化钢铁流程关键要素协同优化和集成应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多目标优化的炼铁-炼钢界面智能化闭环控制技术;钢水质量窄窗口智能化稳定控制技术;钢铁流程铸-轧界面物质流与能量流协同优化及智能控制技术;钢铁流程物质流与能量流智能协同调配技术。 5.高品质特殊钢生产应用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耐高温、应力、腐蚀等服役环境适应性的材料设计技术;特殊钢高洁净度冶炼、夹杂物精确控制、均质化与组织精细化控制、精确成型与加工等产品质量稳定控制技术;低成本制造及简化流程技术等。 6.高品质海洋工程用钢的开发与应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自升式平台用690MPa级特厚板、大口径无缝管,460MPa级别导管架平台用钢及配套焊材,可大线能量焊接平台用厚板及配套焊材,大壁厚深海隔水管、管线钢,南海岛礁基础设施用耐候钢、耐海水腐蚀钢筋,海水淡化、化学品船用特种双相不锈钢、高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深海集输系统用耐蚀合金、沉淀硬化型不锈钢,深海钻采用高等级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等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技术;极寒耐低温船舶及海工用钢生产及应用技术;洁净化冶金、均质化连铸、精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