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建筑史结课作业__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跟植物配置赏析
中 国 建 筑 史
中国寺庙园林
植物景观与
植物配置赏析
1 中国寺庙园林发展简史
2 寺庙园林的特点与类型
3 审美意境
4 造景植物的基本类型与配置应用
中 国 建 筑 史
PA
RT.
1
中国寺庙园林发展简史
背景概述
佛教早在东汉时已从印度经西域
传入中国,是为“汉地佛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广泛盛行,随之出现大量寺庙,由城市及其近郊而遍及于远离城市的山野地带。
随着寺庙的大量修建,相应地出现了寺庙园林这个新的园林类型。它包括三种情况:毗邻于寺庙而单独建置的园林,主要作为寺庙的附园;寺庙内部各个殿堂庭院的园林绿化;地处郊野地带的寺庙外围大环境的园林绿化。
中国寺庙园林发展简史
发展时期
寺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类型之一,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并重。
北魏时代
许多著名的寺庙、寺塔都选择风景优美的名山大川兴建,形成了一种自然风景园式的寺庙园林。其主体是风景优美的自然山水,其中的建筑采用散点式的分散布局方式。每一组建筑群分别控制一片具有自然环境特色的景域。建筑物随山势地形起伏,使建筑融于自然环境之中。因此,寺庙园林从一开始起就具备了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的特质。
中国寺庙园林发展简史
东晋时代
庐山佛学和佛教活动的领袖人物慧远在公元386年建立东林寺,这是有史记载的中国第一座寺庙园林。
寺建在庐山西麓,风景绝佳。据记载,寺院中栽松植树,累石铺路,并布置清泉环阶,布局已相当完美。
《洛阳伽蓝记》中所举66所佛寺大部分都提到园林。如景乐寺“堂庑周环,曲房连接,轻条拂户,花蕊被庭”;永明寺“庑连亘一千余间。庭列修竹,檐拂高松。奇花异草,骈阗阶砌“等等。
中国寺庙园林发展简史
庐山东林寺
隋唐时期
佛教普遍兴盛,佛寺的建筑制度已趋完善。长安城内的佛寺,多数都有园林或者庭院园林化的建置,几乎每一座寺庙之内均莳花植树,往往繁花似锦、绿树成荫。著名的慈恩寺尤以牡丹和荷花最负盛名。
宋代
禅宗盛行,佛寺园林由世俗化而更进一步地文人化。《东京梦华录》与《洛阳名园记》中对寺庙园林各有具体描述。当时游园活动已成为除宗教法会和定期的庙会之外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使得寺庙园林多少具有类似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
中国寺庙园林发展简史
元代以后,中国宗教日趋多元化,佛教相对失色,但佛寺园林仍比较注重自身的庭院绿化,其内部的植物造景风格以清幽淡雅为主,以配合僧侣的修身养性之道。
明清时期
寺庙园林主要表现出以下2个特点:
1)功能比较单纯,注重山水花木的分量,较多地保持着宋、明文人园林的疏朗天然;
2)虽为宗教活动的中心,但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公共园林的职能。
例如,北京法源寺原名悯忠寺,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所建。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寺内花木繁多,初以海棠闻名,今以丁香著称,至今全寺丁香成林,花开时节,香飘数里,为京城艳丽胜景。
中国寺庙园林发展简史
PA
RT.
2
中国寺庙园林的特点与类型
共同特点
1)寺庙园林的选址多位于环境幽雅的山林中,尽可能地利用天然环境进行园林绿化,如条件有限则必附设小型庭院。
2)寺庙园林的基地地形多为东西狭窄而南北纵长,具有中轴线,一般建筑规则为坐北朝南。
3)寺庙园林的建筑格局严整、规范,其典型配置为伽蓝七堂制(如附图)即用七堂前后围合成3个院落。其中主体建筑采用中轴线均衡对称的布置方法,即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及藏经阁等)位于南北中轴线上,附属设施则设置在东西两侧。
中国寺庙园林的特点与类型
4)作为营造佛教庄严肃穆气氛的辅助手法,水景和植物是寺庙园林中不可缺少的2个要素。
水寓意佛经中的”八功德水“,旨在宣扬修持正道、普渡众生的法意,多以池、湖、井、塘等静水形式出现;植物则与寺庙主体建筑相辅相成,既可作为建筑的配景,又可作为寺庙园林局部的主要景观。
中国寺庙园林的特点与类型
主要类型
寺庙园林按照其位置、布局、功能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
第一种是寺庙庭园,在寺庙建筑布局的各进院落中,或植以树木花卉,或引清泉水溪,或为池,或叠以山石,或筑以亭台廊榭,使寺庙建筑与庭园组成要素融为一体;
中国寺庙园林的特点与类型
北京法源寺庭园
洛阳白马寺庭园
第二种是寺庙附属园林,于寺旁专辟园地,根据造园意图设计营造,虽有建筑和宗教设施,但以得景构成园林意境为主;
中国寺庙园林的特点与类型
洛阳白马寺
最后一种为山林寺庙,这种寺庙坐落于风景幽美的山林之中,寺庙成为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本身或仅随形依势构筑庭园,或傍山依水另辟附属园林,或兼而有之。
中国寺庙园林的特点与类型
寺庙园林的出现,是中国古典园林自汉代以来的延伸和拓展。寺庙园林在美学上形成了声、光、色相融洽相交辉的境界,在绝佳的自然景色中,用精舍、佛塔和石径,构成了极美的境界,推进了中国园林的发展。
庐山东林寺
峨眉山寺庙群
峨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