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結果與討論
第六章 結果與討論
網路謠言對個人或企業產生的破壞力是難以衡量的,而這些四處流竄、未經證實
的消息,不僅可能造成個人的名譽受損、企業的形象破壞,許多的犯罪手法也因而產生。
就企業主來說,網路謠言的殺傷力莫過於對公司形象與品牌聲譽的損害,而如何防範與
澄清消息,已成為企業行銷公關的重要一環,也為行銷與公關人員帶來前所未有的全新
挑戰。企業該如何去預防與評估其受創程度,在適當的時機反擊,並提出因應的策略與
公關行動,將會是危機處理的重要新課題。
由於國內對網路媒體的謠言散播研究甚少,國外文獻的研究也多著重於質化的分
析而少有量化的模擬測試,故本研究實驗一利用謠言操弄的實驗,來了解謠言的散佈過
程與模型分析,深入探討網路謠言散佈的模式與影響變數;實驗二則利用網路謠言案例
來研究謠言散佈模型,並觀察闢謠訊息澄清的效果與散佈方式,針對網路謠言作通盤的
分析,瞭解散佈者與非散佈者之間的差異,給予企業主防治謠言的策略建議,建立起企
業的決策支援,讓實務界在面對網路謠言所造成的危機時能有所參考。
回顧本研究主要的目的有三:在探討網際網路謠言與一般媒介謠言的傳播差異方
面,本研究於第二章文獻探討時已根據現行的謠言傳播理論、模型作一對照比較,找出
新的模式加以運用,並對謠言的生命週期作出相對的模型與解釋;在模擬網路謠言散播
的研究方面,實驗一利用隨機樣本,模擬小規模的謠言散佈研究,找出謠言散播模式,
並利用網路計數器來追縱謠言訊息藉由 E-mail 傳播的行為,以找出網路謠言的傳播模
型,並與一般 FtF及大眾傳播模式比較;另外,在了解闢謠效果與企業應對方面,實驗
二藉由追蹤現存網路謠言的方式,找出謠言傳播的速度、時點以及生命週期,分析其可
能的擴散程度,利用澄清謠言信件的方式,探討其效果。
本章將分成三個小節,第一節彙整所有的假說與驗證情形,針對研究結果與文獻進
行比較與討論,提出可能的解釋及作出結論;第二節更深入的探討結果與提出謠言的散
播模式及假說,並歸納本研究的學術貢獻,對網路謠言的散佈情形與闢謠公關做出實務
建議與可能策略擬定;第三節則針對網路謠言實驗的限制與發展方向提出建言,以供未
來的研究者參考。
6-1
第六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結論
本研究總共開列 14項假設,以下則針對實驗一及實驗二的結果,將 14項假設簡化
與統合,並將驗證的情形一一陳述說明,而假設的驗證結果整理如表 6-1-1所示:
表6-1-1 本研究假設驗證結果整理表
假設 驗證結果
假設 1 網路訊息的「可相信度」愈高,受眾就愈有可能「散 實驗一 顯著
佈訊息」 。 實驗二 顯著
實驗一 顯著
假設 2 受眾的 「渾沌不安度」愈高,就愈有可能 「散佈訊息」。實驗二 不顯著
註一
假設 3 受眾對訊息主題的「涉入度」愈高,就愈有可能「散 實驗一 不顯著
佈訊息」 。 實驗二 不顯著
假設 4 受眾的「網路訊息的惰性」愈高,就愈不可能「散佈 實驗一 不顯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