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装饰用玉艺术特征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国装饰用玉艺术特征分析

  战国装饰用玉艺术特征分析----装饰与绘画论文 --第1 章 战国时期玉器的社会性和玉的佩戴 1.1 “儒”学对玉文化的影响和玉的人格化 诸子百家中,“儒”家思想对于中华名族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玉是儒家学派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载体。儒家学派“贵玉”的思想提倡“君子比德于玉”,将玉与个人品德和修养联系起来,而不仅仅是身份阶级的象征。儒家学派提倡“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这里的“君子”是指士以上的各种贵族,还是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但据考古资料显示,战国时期除各级贵族普遍佩玉外,一些高级贵族身边的奴婢也会佩戴一些较为简单的玉串饰。一些贵族的陪葬坑中的殉葬人会佩戴例如水晶环、水晶珠、玉髓环、玉髓璜、玛瑙珠等组成的串饰。虽远不如贵族所佩戴的玉饰名贵和精美,但证明这时佩戴玉饰已不是贵族专有的权利,也证明这一时期玉饰佩戴地广泛流行。 1.2 战国时期装饰用玉的种类 随着铁器的出现和在琢玉上的使用,这一时期玉器的工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也使得战国时期装饰用玉种类多样化,但许多是由礼器的形制演化过来的。战国时期装饰用玉的形制主要有: 玉璜,《说文》:“璜,半璧也,从玉,黄声。”但实际上许多成对的两个玉璜拼不出一个玉璧,有的璜只有三分之一璧形。璜大多有孔,便于佩戴。战国时期人们思想活跃,玉器的制作由古朴、庄重向活泼多变演变,这时的玉璜形态有所变化,有龙形璜、凤形璜、虎形璜等,与璧的关系渐小,成为一种独立的玉器形态。 动物形佩,动物形玉雕主要用于佩戴和观赏,具有装饰功能。琢玉工匠们发挥琢玉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日常细心观察自然界飞禽走兽的各种神态的基础上,雕琢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动物形佩中最常出现的是虎形佩。老虎是自然界中的猛兽,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和力量。人们崇拜向往老虎的力量,所以将老虎的形象制作成玉饰,随身佩戴。虎形佩也可作为军权的象征。 龙形佩,早在红山文化就已出现龙形玉器,大多呈“C”形弯曲。战国时期的龙形佩造型多为单或双“S”形,也有作团身和圆体的。龙体两端多为一首一尾,也有双龙首,相对或相背。龙足作爪形或羽状,有的龙体无爪,似蛇形。战国晚期玉龙还有缠体双龙、五重曲体龙等复杂造型,一些玉龙体侧外援常附雕有精美的凤鸟等纹饰。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龙形玉佩,扁平略呈长方形,透雕出对称的两条相连的“S”形卷龙。龙伏首,张口,圆目,独角,卷尾,曲身。龙的上吻咬着与龙身相连的小龙。两龙身体相接触下部雕成变形饕餮,表面刻出网格三角纹,左右刻双勾云纹,上部有三周同心椭圆。造型独特,雕琢工艺精湛,表现了战国时期楚人思想的奔放浪漫,是战国时期玉雕制品中的精品。 第2 章 战国时期装饰用玉特点 2.2战国装饰用玉的纹样特点 战国装饰用玉的装饰纹样继承了战国以前的纹样特点,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并呈现出不同的装饰效果。虽然铁器的运用使生产力大大地提高,琢玉工匠在雕玉时更加得心应手,但艺术的创造始终带着时代的烙印,跳脱不出当下的审美观和世界观。战国玉器装饰纹样的元素大多从自然界中提取而来,有取自植物(如谷纹),有取自动物(如兽面纹、蝉纹等),有取自自然现象(如云纹、涡纹等),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敬意。 总的来说,战国装饰玉器的纹样与春秋时期相比更加精美和繁缛,这当然要得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但也与战国时期各个大的诸侯国国力的强大不无关系。并且不同地域的装饰用玉纹样具有不同的特点,表现了不同地域人们的审美差异,并且从侧面表现了各国的国力和经济实力。河南、湖北局部地区隶属楚国,其玉器以各类玉饰和装饰品为代表,套雕多节组玉带佩尤其出色。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龙凤玉挂饰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器呈长带形,顶端龙首,共有十六节,节与节之间可以卷折自如。出自墓主人的腰间,各节均以两面雕刻或者阴刻成龙、凤、璧、环形。全器共透雕或阴刻三十七条龙,七只凤和十条蛇。全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还出现了凤爪抓蛇的画面,非常生动。是中国古代玉雕不可多得精美绝伦的宝物。表现了战国时期楚国玉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夸张奔放的装饰风格。陕西关中地区是秦的辖地,玉饰在纹饰和造型上保留不少西周的风格,严谨大气,其中宫灯形的玉佩和工字、马鞍形玉饰等别具风格。江苏地区的吴国,风格优美精细,玉器常饰以细致的蟠虺纹和卷云纹。河北中部中山国的墨书文字环、琥、珩和饕餮纹方板及牛角形发髻的玉人等都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 第 3 章 战国时期装饰需求及玉器装饰方法……………8 3.1 战国时期装饰需求特点 ………………8 3.2 战国装饰用玉主要装饰手段 ……………9 第 4 章 战国装饰用玉与现代首饰设计 ……………11 4.1 战国时期装饰用玉对现代首饰设计的启发 …………11 4.2 战国装饰用玉艺术特点与现代首饰设计融合设计实践………11 第4 章 战国装饰用玉与现代首饰设计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