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中炼字题解题思路探究.docVIP

古代诗歌鉴赏中炼字题解题思路探究.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中炼字题解题思路探究

古代诗歌鉴赏中炼字题解题思路探究   一、考纲解读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考纲》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文学作品”改为“文章”扩大了范围,这一点主要是指“古文阅读”)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针对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提出的,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针对作品的思想和内容提出来的。   二、高考考查趋势探究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趋势仍以品味语言为首选。   2004年,在全国15套高考题中,有12套考查了诗歌语言的鉴赏;2005、2006年仍然保持了这种态势;2007年有5套高考题考查了诗歌语言;2008年更是有8套试题考查了诗歌语言;2009、2010年也保持了这种态势。   三、诗歌语言的考查内容   1.分析关键字(诗眼、炼字)的作用。   2.理解关键句的含义(名句鉴赏和主旨句的鉴赏)。   3.品味整首诗的语言特色(语言风格)。   注:在语言考查中尤以“炼字”为考查重点,就2010年的高考试题看,直接涉及“炼字”的就有5套。   四、炼字题的设题形式   显性设题:命题者先明确给出了所炼之字,然后让考生对其进行赏析。   隐性设题:没有明确指出所炼之字,要求考生先找出关键字,再分析其妙处,难度有所加大(需要考生找准关键字)。   五、常见的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最具表现力)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某字是全诗的关键,其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妙)在哪里?   4.某词富有深意,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5.请分析某字或某句在哪一方面的表达效果。   六、解题思路   1.结合题目、作者、注释和诗文,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2.找出关键字(可首先考虑动词、形容词等)。   常见的“炼字”有:   动词――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物,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   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有趣味;   虚词――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有悠扬委婉,活跃情韵,化呆滞为流动的美学效果。   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增强节奏感、韵律感,使诗文更生动形象;   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或表现出来的景色特点,要特别注意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   4.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把握该句描述的景象。   5.思考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和作用(先点明诗人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七、特别注意   1.古人作诗讲究炼字,所以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答题时,应力求步骤规范,语言严谨、顺畅,多用专业术语。   八、示例赏析(显性设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高考安徽卷)   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问题: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简析:   1.整体把握内容和主旨。由题目、注释和诗文可知,小孤山地处险江,四处无依傍,地势险要,独立江中,是一个孤单者的形象。诗人身处末世,只身抗元,也是一个孤单者的形象。所以诗人以小孤山自比。   这首诗是谢枋得被强行送往元大都时途经小孤山所作。诗人托小孤山以言志,深深感到在天地之间自己是那样的凄清寂寞,孤苦无依。但诗人并未就此消沉气馁,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却表达了也要“坚如猛士敌场立”,也要“江山有此障狂澜”,也要英勇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诗中亦含抗元将帅匮乏,诗人孤苦无依,壮志难酬,故国难复的隐痛。但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诗人一洗国破家亡之痛,而发为激越之音。谢枋得诗伤时感世,沉痛苍凉,诗风朴素端正。   2.找关键字。“孤”字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小孤山”“危似孤臣末世难”。   3.解释“孤”的含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