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记录结束与开始口译的瞬间或口译的同时,在上方按目标语的段位做标记以助译出。如9123456789在英译汉时记录为9b123m456k789,或9,123,456,789,而口译时做出另外一种标记9b1’23m45’6k789,或91/2345/6789就可以按照上标的段的作用。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口译笔记训练的重要位读出汉语“九十一亿,两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九,但一定不要忽略笔记在整个口译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当然,口译技能的提高重点在于大量,且永远是辅助的作用。笔记技能并非莫可名状,也非得经反复的练习,要突破难点则更是如此。遥不可及,译者对于口译笔记应当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因此,笔记使用的符号笔画越简单越好,直观性强且易于辨认,这样才能帮助译员迅速、准确地读懂自己的笔记,保证译语转换的速度与质量。 (三)笔记与脑记有机结合一般而言,译员在传译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将注意力集中在听和理解上,笔记就难以做好;反之,用心做笔记,又影响到听和理解;一定程度上,听和记之间似乎很难取得平衡。有相当一部分译员认为,如果口译者之前拿到译稿,那么在口译过程中只需要读译稿,而无须做笔记。听和记的矛盾,主要来源于对源语意思的核心把握不住,从而造成笔记内容过多。 四、口译笔记误区 1. 误区一:笔记内容“多多益善”(1)口译笔记具有暂时性、补充性口译不是速记。(2)记录笔记也是译员认知负荷的一部分(3)记录是手段,表达是目的 2. 误区二:拣了关键词,丢了逻辑由于时间有限,关键词的提取是十分必要的。前文也提到,笔记的内容不是多多益善的。但是,口译笔记要体现其双记录功能:除了记录源语信息以外,也包括向目的语转换加工的过程,使之符合目的语框架。换言之,口译笔记必须是未被表达的半成品。只注意数字以及单一意义的词汇,单纯记录,而没有在分析后将其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在译出时,只对着笔记上看起来个个孤立的语言符号而脱离语境,忘记与其他信息的关系,译出的语言容易支离破碎,没有条理。 【例4-2】“到2000年为止,全省常住人口达到3?470万人。福建优势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达800多万人。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省海域辽阔,海岸线长达3?300多公里,有大小岛屿1?400多个。”由于数字信息较为密集,如果译员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数字的记录上,最终笔记上会留下这样的一串数字“2000,34.7mi,8mi,80%,3?300,1?400”2?000作为年份是比较容易记忆的,而之后的34.7mi,8mi,80%等数字各代表什么意思,就会出现记忆断点,无法将笔记和原文要表达的意思联系在一起。和英语相比,中文的讲话很多时候存在套话以及表意重复的现象,而在讲话人本身逻辑不明显,层次不甚分明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分析整理,会使译文繁琐冗长,也会影响译文的流畅度和逻辑性,造成听众的理解困难。 3. 误区三:多用符号、缩略语建立一个大而全的符号系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需要对出现率或使用率非常高的词或是概念寻找一些符合译员自身认知习惯的标记或符号,以丰富自己的笔记系统,并且通过反复练习增加熟练程度,以减少口译过程中在脑中搜索与符号对应信息的时间,做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4. 误区四:照搬书本和他人经验在口译训练当中,要牢记以大脑记忆为主体,笔记为辅,定期进行无笔记练习以巩固听信息、记意义的能力,保证笔记成为辅助工具,不会喧宾夺主;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养成边听边分析的习惯,理清笔记内容的逻辑顺序,使译文表达更自然顺畅;口译属于实践性技巧,只有通过不断练习,合理借鉴间接经验,总结归纳直接经验,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笔记系统,才能够做到“脑记”与“手记”的相互协调,优化脑力资源配置,保证口译的成功。 五、精讲精练 【例4-3】 As an American manager of a Sino-American joint venture for two years, I have to say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management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 // We are more direct and straightforward than most Chinese colleagues due to our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 I can’t say our way of doing business is absolutely superior. After all, there are strong points and weak points in both types of 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