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对血管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① 评估所给化疗药物的性质 以确定稀释药液的浓度、给药方法及输注速度。一般发疱性化疗药物采用静脉冲入法,即在建立静脉通路基础上,观察静脉点滴通畅后,将稀释药物由莫菲式滴管注入,药物冲入体内后再恢复至原滴数。同时化疗药物稀释浓度不宜过高,同时联合应用多种化疗药物时的给药顺序,先注入非发疱性药物,如果均为发泡性药物者,应先注射稀释量最少的一种化疗药物。 ② 评估病人情况: 是否有静脉化疗史,曾用过的穿刺部位尽可能不重复,以防放射回忆反应,即曾放疗并发生皮炎患者,在应用抗癌药物后(ADM、MMC、5-FU),原照射部位可再现类似放射性皮炎的改变,如皮肤红斑、湿性皮炎等重复现象的发生,即ADM引起损伤的一种现象,在患者以往发生皮肤损伤处,再给药物后可出现损伤或坏死。存在可能增加药物外渗的因素,避免在外周循环受阻的肢体上建立静脉通路。如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者,禁止应用上肢静脉输液;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禁止选在患侧肢体行静脉输液。 ③ 局部静脉状况评估及选择: ●对于长期化疗病人需制定静脉使用计划。 ●--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避免在手背或近关节处选择 静脉,尽量不用足背静脉及下肢静脉建立静脉通路 --避免在24小时内曾被穿刺静脉下方重新穿刺; --发疱性抗癌药物应选择前臂静脉及粗、直、弹性好的静脉。 ●对于需较长时间进行化疗的病人,建议留置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 护理要点 1、顺利建立安全静脉通路,方可给药。-略 2、静脉化疗副作用-静脉炎、外渗相关。--※ 3、发生外渗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1、静脉化疗副作用-静脉炎、外渗相关 1.1、明确药物渗漏的原因 (1)穿刺性损伤 (2)生理因素 (3)药理因素 1.2、掌握外渗的临床表现: (1)沿血管走行烧灼样疼痛或局部肿胀。 (2)外渗注射部位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炎性反应,如 处理不及时或未加处理严重出现大水泡及簇泡疹,随后出现局部紫斑溃疡、坏死。 (3)紫色红斑坚硬, 烧灼样疼痛,皮下组织受累, 并活动受限。 (4)刺激神经末稍引起放射性疼痛并累计颈、腋下淋巴结肿大、败血症等。 (5)溃疡形成, 边缘明显表皮增生,不整齐 。 (6)" 静 脉 怒 " 反应 主要反应特征是沿血管静脉通路方向串状皮疹, 沿血管走向局部有浅表的红斑 、水肿 、硬结 、奇痒 、触痛 , 个别患者表现为心悸、不适的感觉, 停止用药约一天内症状消失 ,且无残留组织损伤。此反应 占3%,多在阿霉素应用中。 1.3外渗预防方法 化疗前做好解释工作,明确告知患者化疗药物的刺激性,外渗可能引起溃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叮嘱患者化疗药物输注前排空大小便,输液时肢体尽量制动。 如出现肿胀、疼痛及时告知护士。 有计划地选择静脉,从四肢远端向近端,由背侧依次选择粗直静脉穿刺,左右交替,勿选用细小静脉及肘、腕关节静脉输液。 输注化疗药物前应用其他液体做引导,确定针头在血管内以后再输注化疗药物。 化疗过程中加强巡视,针头固定要稳妥。 对于失败的穿刺应重新更换穿刺部位。化疗完毕后应用其他液体至少250mL冲洗。拔针后局部按压5min。对出凝血时间欠佳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7)对于连续化疗3d以上者尽量劝其使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反复穿刺对静脉的损伤。 1.4发生外渗处理方法 (1)静脉通路的处理 立即停止输注; 负压回抽残余药; 原静脉通路或外渗局部皮下注射拮抗剂 尽量避免对外渗局部施加压力,防止扩散 局部封闭:用0.25%-0.5%普鲁卡因多点环形 封闭, 严格无菌原则。 (2)非药物处理 1) 一般处理 48h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吸收。 2) 冷敷 用冰袋间断冷敷药物外渗处皮肤24-48h可减轻蒽环类抗癌药、紫杉醇、阿霉素等所致皮损程度,但植物碱类药物外渗局部冷敷会加重其毒性。铂类化疗药,如乐沙定禁止局部冷敷。但局部用冷时,要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红班、苍白及患者主诉疼痛加剧等表现,防止用冷不当发生冻伤。 3) 热敷 局部温热敷可以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与分散,减轻药物外渗所致皮肤伤害。此适合于植物碱类抗癌药物的渗漏,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禁用于蒽环类抗癌药物外渗。 4)家庭护理:利用马铃薯,利用芦荟叶 5)心理护理 2.1明确化疗性静脉炎发生因素 (1) 药物因素— 1) 直接毒性作用-药物属细胞毒类药物 2)血浆pH值改变 -干扰血管内膜正常代谢 3)变态反应 -血管通透性增加 (2) 物理因素-药物浓度高,输入速度快,超过了血管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均可使血管内膜受刺激导致静脉炎 (3)操作技术因素 操作中机械性损伤 2.2掌握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症状及分级标准 (1) 临床症状 首先是穿刺局部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