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人均电力消费收敛性解析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PAGE
PAGE 11
中国人均电力消费收敛性分析
摘要:当今,经济的增长都伴随着能源消耗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人均电力消费能够适当反映经济增长情况。本文利用我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85-2007年间(1992-1994年除外)的人均电力消费数据,先进行σ收敛分析,然后进行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选择,确定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省市的人均电力消费进行古典收敛性分析。文章意在探讨中国地区之间的人均电力消费差异,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我国地区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人均电力消费收敛性不仅具有阶段性的差异,还具有区域性差异,特别的是在1985-1991年期间三大区域都存在显著的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
关键词:人均电力消费;收敛性;面板数据模型
Abstract: Currently, the economic growth is always accompanied with the consumption of energy. Therefore, to some extent, per capita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s one of the most suitable economic welfare indicator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regional differences on this variable over the period 1985-2007(exclude 1992-1994), and to reflect the tendency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from another angle. Firstly, the paper applies a σconvergence analysis, then it selects a suitable panel data model. Finally, the paper applies a classical convergence analysis by fixed-effects (within) regression model to a sample of 29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We find that a traditionalσand β convergence process on per capit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cross regions has taken place over the period 1985-1991. Notwithstanding this, the interior convergence of regional per capita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s different.
Key Words: per capita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convergence, panel data model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整体上一直都在稳定快速的增长,但是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差异。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实行一部分地方先富起来以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的战略,中国地区经济出现了很大的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众多弊端显现出来了。近些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的战略,对各个地区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支持。那么中国落后地区与富裕地区之间的差距是否在缩小呢,各省的经济差距是越来越来大,还是趋于收敛呢?
对经济增长收敛性问题,国内外的研究比较多,Martin(1996)对以往研究人均GDP收敛的方法做了系统分类,通过比较OECD、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实证分析人均GDP之间的收敛速度。Tullio Buccellato(2007)曾用空间收敛模型对俄罗斯地区的GDP做了收敛性分析。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的研究,林毅夫(2003)利用TFP作为分析经济增长和收敛的指标证明存在着“俱乐部收敛”。尤文(2007)基于曼昆, 罗默和韦尔在1992年提出的分析方法, 将人力资本项加入到经典的索洛模型中, 构造了一个面板数据模型,结果表明在统计意义上不能拒绝中国区域经济的条件收敛性。郭陈孜把BS模型中的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地理位置、制度变迁、工业发展以及外商投资的函数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路径。
我国经济增长既然已趋于收敛,那么在能源消耗方面呢?齐绍洲,罗威(2007)研究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的差异,史丹(200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悬架零件部开发.pdf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L13S2给水工程_08.pdf VIP
- 汽车副车架总成技术条件.pptx VIP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演示文稿.ppt VIP
- 2025上半年中级软件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综合知识)》新版真题卷(含详细解析).docx VIP
- 整车集成设计指南(冷却系统布置).pptx VIP
- 销售人员必备贵州省黔西市兴仁县医疗机构分布明细.doc VIP
- 202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 四上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销售人员必备贵州省黔西市卫生室医务室及诊所医疗机构明细.doc VIP
- 路基路面弯沉检测记录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