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生物工程系 第五章 食品包装原理与方法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环境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第二节 包装食品的微生物及其控制 第三节 包装食品的品质变化及其控制 第一节 环境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食品品质包括食品的色香味形、营养价值及卫生指标。 食品从原料加工到消费的整个流通环节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图5-1显示了包装食品在流通过程中因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的质量变化,研究这些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规律是食品包装设计的重要依据。 一、光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一)光照对食品的变质作用 光可以引发并加速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解,主要表现在:促使食品中油脂的氧化反应;使食品中的色素变色;使维生素遭到破坏;引起食品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变性。 1.维生素的光分解 维生素对光照(尤其是紫外线)非常敏感,下表是维生素B2在水溶液中的光分解程度与pH的关系。 2.光线对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影响 色氨酸在光照下可以分解,经紫外光照射可生成氨基丙酸、天冬氨酸、羟基邻氨基苯甲酸。 蛋白质也可因光照发生物性变化,影响其食用价值及加工品质。 (二)光照对食品的渗透规律 光照能促使食品内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是因其具有很高的能量。光照时食品中对光敏感的成分能迅速吸收,从而激发食品内部发生化学反应。 食品吸收光能量的多少用光密度表示,广密度越高,光能量越大,对食品的变质作用就越强。 根据Beer-Lamber定律,光照食品的密度向内层渗透的规律: Ix=Iie –μx 式中Ix——光线透入食品内部x深处的密度; Ii——光线照射在食品表面处的密度;μ——特定成分的食品对特定波长光波的吸收系数。 (三)包装避光机理和方法 要减少或避免光线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主要的防护方法有:通过包装将光线遮挡、吸收或反射,减少或避免光线直接照射食品;同时防止某些有利于光催化反应的因素,如水分和氧气透过包装材料。 根据Beer-Lamber定律,透过包装材料照射到食品表面的光密度: Ii=Ioe –μpxp 式中 Io是食品包装表面的入射光密度; Xp——包装材料厚度; μp——包装材料的吸光系数。 把此式代入式(5-1)得光线透过包装材料透入食品的光密度: Ix=Ioe -( μp xp + μ x ) 不同的包装材料其透光率不同,且在不同的波长范围内也有不同的透光率。大部分紫外线可被包装材料有效阻挡,而可见光能大部分透过包装材料。 食品包装时,可根据食品和包装材料的吸光特性,选择一种对食品敏感的光波具有良好折光效果的材料作为该食品的包装材料,可有效避免光对食品质变的影响。 二、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氧使食品中的油脂发生氧化,使食品中的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失去营养价值,使褐变加剧等 氧的存在还可能使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食品腐败变质。 食品包装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和一定的技术措施,防止食品中的有效成分因氧气而造成品质劣化或腐败变质。 三、水分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水作为食品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很大,一方面,水能促使微生物的繁殖,加速油脂的氧化分解,促使褐变反应和色素氧化;另一方面,水分使一些食品发生某些物理变化如结晶、结块或失去脆性、香味。 四、温度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1.温度升高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在适当的湿度、氧气条件下,温度对食品中微生物繁殖和食品变质反应速度的影响都很明显,在10~38℃范围内,恒定水分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加快1倍,腐败速度加快4~6倍。 2.低温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低温冻结对食品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品质都会产生破坏。 五、微生物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一)食品中的主要微生物 1.细菌 图5-8是食品中最常见的细菌。细菌在食品中的繁殖会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变色而不能食用,其中有些细菌还能引起人的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中最多的是肠类弧菌引起的中毒,约占50%;其次是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引起的中毒,约占40%;其他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肉毒杆菌、致病大肠杆菌等。 2.真菌 主要是霉菌和酵母。 霉菌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糖、氮和无机盐,极易在粮食和各种淀粉类食品中生长繁殖。 大多数霉菌对人体无害。但是霉菌的大量繁殖会引起食品变质,少数菌属在适当条件下会产生毒素。 (二)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 作为食品原料的动植物在自然界环境中生长,本身即带有微生物,这是一次污染。食品原料从自然界中采集到加工成食品,最后被人们所食用为止的整个过程所经受的微生物污染,称为二次污染。 食品二次污染过程包括食品的运输、加工、贮存、流通和销售。大部分食品根据其来源、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及加工条件,分别形成各自独特的微生物相,并在食品贮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