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作为写作素材运用技巧.docVIP

古典诗歌作为写作素材运用技巧.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歌作为写作素材运用技巧

古典诗歌作为写作素材运用技巧   作为作文素材,古典诗歌应该如何有效地加以运用呢?      一、用其诗句,就是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诗歌中的句子      2004年高考陕西考生《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   笔者有位学生在其习作《寂寞,只因不甘寂寞》中写道:“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太多的寂寞如水一般绵长,从古流到今。寂寞是永恒的,人死了,寂寞还在。”这段话分别引用了白居易《长恨歌》、刘禹锡《石头城》、元稹《行宫》、刘方平《春怨》、李煜《相见欢》中跟“寂寞”相关的句子。   著名物理学家沈致远在科学小品《说数》中有这样的文字:“数学家称之为无理数/诗人赞之为有情人/道是无理却有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率绵绵无绝期。”在这里,沈致远先生巧妙地化用刘禹锡《竹枝词》中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和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形象、生动而颇有趣味地说明了无理数的特点。      二、用其意象,就是把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直接选用到作文中      笔者的学生曾经在作文中写过这么一段文字:“一个和风习习的春日,我们来到了凤集村。这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据说已经有了八百年的历史。村口有一株柏树,约有七八米高,蓊蓊郁郁的。村道并没有铺上水泥,是天然的泥土。道路左边,几只山羊悠闲地溜达着;右边,玉米叶子层层叠叠,清亮亮的绿。”这段文字描绘了乡村的质朴和幽美,让人心境淡泊而又宁静。其描绘的主要对象是“柏树”“山羊”“玉米叶子”。在古典诗歌中,描绘乡村田园风光的很多,风格大多淡雅闲致,与本段文字一致。如果能够选用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作为描绘对象,文章应该更具古雅的意境美。于是,我引导学生回顾熟悉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想到了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也想到了辛弃疾的田园诗和元代的相关散曲。最后,同学们从中选取了榆柳、池塘、浣女、菊花、茅檐等意象作为描写对象,把先前的文段进行了改写。   同样道理,如果写离愁别绪,就可以借用古典诗歌中的“杨柳”“江水”“夕阳”“行舟”等意象;如果写伤春惜时,就可以借用“落红”“流水”“子规”“暮雨”等意象;如果写思乡恋家,就可以借用“明月”“孤灯”“大雁”“西风”等意象。      三、用其情思,就是把古典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或思想直接移植或改造创新后运用到作文中      笔者有位学生在其散文《听蝉》中有这样的文字:“聆听,也是艺术。只要有只蝉起个音,接着声音就纷纷出了笼。它们把最美的音色献给你,字字都是真心话,句句来自丹田。歌声如行云流水,让人了却忧愁,悠游其中。又似惊涛又似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着的情绪,顷刻间,你便觉得那狂浪般的蝉声攫走了你紧紧攥在手里的凝愁。有蝉声萦绕,心灵的空间便充实而圣洁。”(2005年第9期《中学时光》)虞世南《蝉》诗有云:“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该生显然是受了这几首古诗的启发,将诗人对蝉的感情和感悟融入了自己的作文中。   笔者学生在其习作《短暂的完美》中写道:“生活上的路,也或许如此。假如每一步都在自己构画的蓝图上完美地进行着时,上帝应该会愤怒,而生活也就并不是生活了。或许这世界上本没有什么缺陷,缺陷的只是我们缺陷的思维。物尽本性,尽显其能,露其真谛,何来什么缺陷呢?――‘缺陷’使得大千世界纷繁芜杂而具有了丰富多彩之美啊!”(2005年第11期《作文新天地?高中版》)在谈到这篇散文的创作时,这位同学说,秦观《鹊桥仙》中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让他深刻地感到生命的价值不在其时间有多长,而在其生命有多美。于是联想到花期虽短而花儿极绚丽的昙花,于是通过对昙花的观赏和感悟,写成了《短暂的完美》。   当然,对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也可以进行“加工改造”,使其“脱胎换骨”,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王国维引用古诗词名句谈治学的三种境界了:“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