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中抗日根据地手工业合作社地位和作用
华中抗日根据地手工业合作社地位和作用
抗战时期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手工业合作社,是在战争和日伪经济封锁的特殊环境下,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开展为实现工业日用品生产自给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生产组织,对根据地军民实现工业日用品的半自给或完全自给,以及推动根据地经济建设和夺取抗战胜利具有重要的作用#65377;
(一)生产了大批物资,弥补了市场的匮乏与不足
合作社是群众自己的经济组织,是为满足#65380;解决群众生产#65380;生活的需要而存在#65380;发展的#65377;群众需要什么,合作社就创办什么,就生产什么#65377;老百姓吃油贵,合作社就发展榨油业,如半塔合作社,1944年一年就榨油170050斤,基本上满足了群众吃便宜油的需要;老百姓穿衣难,合作社就发动群众纺纱织布,半塔合作社1944年织布13830斤(外毛巾6112条,代群众织布1100斤);纺纱5660斤(外发动群众纺纱10850斤)#65377;[1]溧高裕丰纺织合作社,自1944年4月创办到1945年8月,共纺了2400斤棉纱,织了5883斤布#65377;[2]1944年,淮北区全年纺纱量为150万斤至180万斤,织土布约60万匹,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群众穿衣的矛盾#65377;[3]
(二)生产了大批物资供应军需,支援了战争需要
合作社除了为满足群众生产#65380;生活需要组织生产外,还生产了大批军需产品,满足了部队生存#65380;发展的需要#65377;徐市服装合作工场专为江抗#65380;民抗部队缝制军衣#65380;衬衣#65380;衬裤及大量的绑腿布,保证了部队的需要#65377;[4]
1940年冬季,皖南缝衣合作社生产棉衣近万套,大衣近1000件(发给团以上领导干部),帽子6000多顶,绑腿带2000多副,子弹袋1000多条#65377;棉衣很快送到前方将士手里#65377;[5]七师供给部所需要的军用品,如枪套#65380;子弹带#65380;马鞍以及军工厂的技术工人等,大多是依靠合作社来解决的#65377;[6]
1943年6月,阜东县合作总社响应政府拥军号召,发动3个区4个乡的合作社,在6月份内生产军装2400套,军鞋2500双#65377;[8]阜宁县7个缝衣制鞋合作社,每月产军鞋7000双,军服8000套#65377;[7]
半塔合作社,1944年半年生产卷烟224925包;淮南群众#65380;新群两卷烟厂,1945年春每月产烟3万箱,不仅解决了部队干部#65380;战士的抽烟问题,还向敌占区出口#65377;[9]
(三)推动了根据地经济建设
根据地处于落后的农村,发展根据地经济存在着资金#65380;技术#65380;工具等多方面的困难#65377;手工业合作社很好地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65377;例如组织榨油合作社,有的出工具(主要利用旧有的工具),能做打油事情的(如经理#65380;管帐#65380;打油#65380;包饼等)出劳动力,另外动员大家入股,工具#65380;劳动力#65380;资本都可分利,社员还可吃便宜油,并可分到饼上地#65377;[10]
手工业合作社,一方面既可根据各地市场需要及原料供应情况,建立普遍全根据地之生产网,另方面复可充分利用农村众多剩余劳力,发展农村手工业,保存我国固有之家庭制度,使老弱妇孺均能参加生产,以增加社会生产力量,使农工两业建立相辅相成之密切联系,为根据地经济建立健全合理的基础#65377;
为了开展群众性的纺织运动,各地农抗#65380;妇抗在政府帮助下,解决群众工具与技术方面的困难#65377;如马坝区的民众纺织厂,会同区农抗召集全区木工研究改良纺车方法,由政府贷款经木工制造,解决了全区纺车问题#65377;对买不起纺车的,则准先领车领花,然后以工资还价#65377;马坝#65380;旧铺#65380;古城等地则办起了纺织训练班#65377;[11]所有这些,都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65377;
(四)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改善了根据地人民的生活
一般群众从合作社中能得到许多方面的实际利益#65377;首先,参加合作生产的社员#65380;工人可以获得工资收入#65377;1943年春季,半塔杨言德合作社共收纱1万斤,付出工资40.8万元(其中有粮食工资300石,豆饼工资千片,粮食每石比市价低100元,且都是预支的)#65377;[12]1944年夏收前后,涟水县纺织合作社共发出粮食工资76103斤#65377;[13]溧高裕丰纺织合作社,自1944年4月创办到1945年8月,向参与纺纱#65380;织布的582人发出2256100元工资#65377;[14]当时纺织者获利很大,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