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岭隧道的施工矿山法课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机械预切槽法 (2) 预切槽施工工艺 ③. 在安全稳定的作业环境下,用挖掘机或臂式掘进机开挖前作业面,自卸汽车或翻斗车可穿行于预切槽机内; ④. 必要时,作业面先安装玻璃纤维锚杆,以稳定作业面,随后在作业面上喷混凝土; ⑤. 紧随其后,铺设隧道防水层,进行二次村砌。 六、其他辅助工法 降水工法 当隧道处于富水地层时,为了保持开挖工作面的干燥或少水状态,以便安全、快速施工,当地层渗透性较好、不会因降水引起地表过大沉陷时,可采用降低地下水位法。常用的降水方法包括洞内轻型井点降水及地表深孔井点降水等。 六、其他辅助工法 降水工法 (1) 洞内轻型井点降水 洞内轻型井点降水是将一系列井点管埋设于洞内开挖底面以下的地层中,并将这些井点都连接到抽水总管,用真空泵(射流泵)和水泵将地下水抽出,以降低地下水位,使开挖面处保持干燥或少水状态,改善施工条件,加快施工速度。 六、其他辅助工法 降水工法 (1) 洞内轻型井点降水 下图是井点设在上台阶及上导坑内的布置方式。 六、其他辅助工法 降水工法 (1) 洞内轻型井点降水 对于大断面隧道的开挖,当地下水位在隧道中偏下位置,或地下水虽在拱顶以上,但在开始施工时已通过竖井将水位降到底部时,洞内降水方式多放在下半断面墙脚处。这种布置方式适合于正台阶法施工或眼镜工法施工。 六、其他辅助工法 降水工法 (1) 洞内轻型井点降水 正台阶法施工: 六、其他辅助工法 降水工法 (1) 洞内轻型井点降水 眼镜工法施工: 六、其他辅助工法 降水工法 (2) 地表深孔井点降水 当隧道埋深较浅及地表施工场地允许时,为了减少洞内井点降水对施工的干扰,也可采用地表深孔井点降水方法,即施工前在隧道两侧地表钻凿两排或多排井孔进行深孔井点降水。其施工方法与洞内轻型井点降水相似。 六、其他辅助工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浆参数:4.注浆压力控制 (1)一次升压法 注浆一开始就在短时间内将压力升到设计规定值,并一直保持到注浆结束。在规定压力下,每一级浓度浆液的累计吸浆率达到一定限度后,调换浆液配合比,逐渐加浓;随着浆液浓度增加.地层裂隙逐渐被填充,吸浆率逐渐减少,直至达到结束标准,即结束注浆。 五、注浆工法 注浆参数:4.注浆压力控制 (2) 分级升压法 注浆过程中,将压力分为几个阶段,逐渐升到设计规定值。开始阶段,以最低压力开始注浆,当吸浆率下降到一定限度时则将压力升高一级,当吸浆率又减少到下限时再提高一级压力,直到在规定压力下吸浆率减少到结束阶段标准时止。 五、注浆工法 注浆参数:5.注浆量 注浆量可根据扩散半径及岩层裂隙率进行粗略估算,作为施工参考。 五、注浆工法 注浆参数:6.注浆结束标志 注浆结束标准通常考虑两个指标:达到设计压力(即终压)时的持续时间和进浆速度小于规定值。一般结束标准是: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双液(水泥~水玻璃浆液)吸浆率为18~35L/min,单液(水泥浆)为7~20L/min,即可结束。 五、注浆工法 注浆工艺: 1.注浆方案初选原则 (1) 对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断层破碎带及向斜核部预测水压大、极可能产生严重突水突泥地段,预测地下水压力≥3.0MPa时,采用超前预注浆方案。预注浆加固圈固结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5~8 m。 五、注浆工法 注浆工艺: 1.注浆方案初选原则 (2) 对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断层破碎带及向斜核部预测水压大、极可能产生较严重突水突泥地段,预测地下水压力<3.0MPa但≥2.0 MPa时,采用超前预注浆方案。预注浆加固圈固结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3~5 m。 五、注浆工法 注浆工艺: 1.注浆方案初选原则 (3) 对不同年代地层岩层接触带、物探异常区、预测水压大、可能产生突水突泥地段,预测地下水压力<2.0 MPa但≥1.0MPa时,正洞采用超前帷幕注浆。预注浆加固圈固结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2~3 m。 五、注浆工法 注浆工艺: 1.注浆方案初选原则 (4) 对岩体完整,其结构性能可保证开挖安全,但大面积淌水且流量大于控制排水量,且预测地下水压力<1.0 MPa时,实施开挖后全断面径向注浆。注浆加固圈固结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3~5 m。 五、注浆工法 注浆工艺: 1.注浆方案初选原则 (5) 岩体完整,其结构性能可保证开挖安全,但局部出水且流量大于控制排水量时,仅对出水处实施局部注浆。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