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越窑青瓷美学特点及国内外文化影响.docVIP

唐代越窑青瓷美学特点及国内外文化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越窑青瓷美学特点及国内外文化影响

唐代越窑青瓷美学特点及国内外文化影响   摘 要:唐代越窑青瓷在我国制瓷史上一直处于独特的地位,不但得到统治者的青睐,成为皇家专属用瓷,而且被当时的文人墨客广为传颂。本文就是对越窑青瓷的美学特点及国内外文化的影响进行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唐代;越窑;青瓷;美学特点;影响   1 唐代越窑青瓷的历史背景   唐代以前我国就有了青瓷的制造历史,1952年釉陶就被发现于郑州二里岗的商代早期文化遗址内,另在安阳的商代晚期遗址内也有所发现。有人认为这些是在当地烧造的,并且因它们中间有的已具备了瓷器的某些它特征,而名之为“原始青瓷”。而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越窑泛指东汉至宋一脉相承的青瓷体系,其窑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余姚、绍兴、宁波等地,这里原是占越族人居住地,东周时为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   越窑烧造瓷器历史悠久,在中国各大著名窑系中,越窑青瓷是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创烧于东汉的越窑青瓷,历经三国、西晋的发展和晚唐、五代的全盛,至北宋中期趋于衰落,终于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停烧,时间持续长达1000多年。而唐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盛极一时,其影响甚至远至海外。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越窑青瓷得到了空前分发展。所以说唐代是越窑青瓷的一个高峰期,当时南方越窑青瓷与北方邢窑白瓷相互媲美,形成所谓“南青北白”的格局外。   2 唐代越窑美学特点   唐代陶瓷装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陶瓷装饰更多注重釉色装饰,晚唐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以千峰翠色一般晶莹青翠的色调使以前历代青瓷都黯然失色。在釉色上,越窑瓷器多是青釉素色,极少色彩装饰,以“清水出芙蓉”喻之相当贴切。越瓷在釉色上追求类冰似玉的艺术效果,展现出不施粉黛的自然素净之美。唐代文人陆羽在《茶经》内曾评论说“越瓷类冰”、“越瓷类玉”,顾况《茶赋》也提到“越泥似玉之瓯”。由此可知,越窑备受文人雅士的推崇,并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的赞誉。在纹饰上,大多使用刻划花作为装饰效果,呈现出自然流畅、简洁清秀的视觉效果,与青翠澄澈的釉色相得益彰。特别是晚唐五代,越窑青瓷以其优美的造型和纯净的釉色获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陆羽更是在《茶经》中就天下瓷器作过点评:“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认为天下的瓷器皆不如越窑青瓷。   典型的越窑青瓷不仅釉面莹润悦目,而且造型也相当典雅优美,式样繁多。唐代陶瓷造型总体风格是浑圆饱满,不论硕大无朋之器还是小巧玲珑之物都不例外,这恐怕和唐朝崇尚丰腴的时代风尚有关。其造型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手法多样,唐代瓷器造型多以自然界中的生物做范本,除模仿自然界的植物外,也以动物形象作为范本;二是外来文化影响,唐代陶瓷造型高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从外来文化中汲取其造型工艺的特点,使造型更加新颖独特,如大量出现的凤头壶,造型与波斯常见的人物纹鸟口银质水注非常相似。   青瓷发展到唐代,其瓷质较前代也有了很大提高,胎质更加细腻致密,釉色更加匀净光润。这是因为唐代具备了许多烧制工艺的优越条件,如:窑内温度可达1300℃左右,可控制氧化或还原气氛,才终于烧出了类玉、类冰的越窑青瓷。   综上所述,唐代青瓷在生产工艺和装饰风格上一直体现着鲜明的个性,以生产素雅精美的青瓷为己任,始终贯穿着以简为美、大气浑圆的审美思想。大多数瓷器顺物自然,没有过多的雕凿和纹饰,风格典雅素净,设计简繁得当。其在制瓷技术上并非登峰造极,但它所蕴含的简约和清雅的自然审美理念却雅俗共赏,深的世人的喜爱。   3 唐代越窑青瓷被称为“秘色瓷”的由来   唐代越窑青瓷发展史上还有一个让人梦寐萦绕并名传久远的“秘色瓷”。何谓“秘色”,史说纷纭。宋人叶??的《坦斋笔衡》就有“末俗尚靡,不贵金玉,而贵铜瓷,逐有秘色窑器。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进者,不得臣庶用,故云秘色’”。可知吴越国钱氏割据政权控制了越窑场,命令这些瓷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秘不示人,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故名“秘色瓷”。而陆龟蒙诗有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可知“秘色瓷”唐世已有,非始于钱氏。   综上所述,秘色瓷多用作越窑青瓷上等精品的代称,特别是指五代时“臣庶不得用”的供奉之物。   4 唐代越窑青瓷对国内外文化的影响   中国陶瓷的国际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是久远而深刻的,而其中以烧造历史最早且最悠久的越窑青瓷影响最大。唐、五代时期正处于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繁荣阶段,也是我国瓷器大量外销时期。亚洲、非洲的客商、使节、留学生,曾大批来到长安、洛阳、杭州、明州、扬州、广州、泉州等地,通过贸易或馈赠,为瓷器的输出提供了有利条件。唐代对外输出主要有两个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