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瓦戈医生》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6 / NUMPAGES7 以人性烛照现实 ——对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的解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文本的细致梳理,试图说明作者对日瓦戈这一形象的塑造是对于俄罗斯1905年革命,尤其是1917年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的反思,在不尊重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不到保障的历史境遇中重新呼唤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关键词:《日瓦戈医生》 人性 自由 人的价值 帕斯捷尔纳克在被迫拒绝领取诺贝尔奖金两个多月后,于1959年1月写了一首名为《诺贝尔奖金》的诗作: 我完了,像一只被围猎的野兽。 别处自有人在,有自由,有阳光, 而我身后只是一片追捕的喧嚷, 回顾逃出已然无望。 昏暗的林子,水塘岸边, 横着松树放倒的枝躯干。 周边的通道全被堵截, 一切已无所谓,悉听尊便。 可我干了什么肮脏的勾当? 是恶棍还是杀人犯? 我逼得整个世界正在—— 痛惜我大地的壮美而泪下泫然。 即使如此,即使行将就木, 相信终有一天, 善意将战胜, 卑鄙和愁恨的凶悍。 转引自(俄)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凌建侯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58页。 有人解释说这首诗暗喻苏联是一个大型的围猎场,而“自由”、“阳光”代表着西方,诗歌的象征意义是期待着苏联实现政治变革;也有说这首诗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围绕作家获得诺贝尔奖金一事的争论愈演愈烈,作家的住宅周围停了很多汽车,为保护他的性命安全,因其行动受到限制而发出的喟叹,诗中透露出希望最终能够得到公正待遇的期待。而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成立以来,帕斯捷尔纳克在面对别人对其诗作的攻击和误解时,他总是相信这一切都是暂时的,人们最终会变得更善良更高尚。 参见《俄罗斯文学肖像:乌兰汗译作选》(散文卷),收录季娜伊达· 参见《俄罗斯文学肖像:乌兰汗译作选》(散文卷),收录季娜伊达·帕斯捷尔纳克《回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62页。 帕斯捷尔纳克对人性的乐观态度部分来源于托尔斯泰的影响,在其第二部自传《人与事》中,帕斯捷尔纳克谈及对他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时写道:“其中一位,伴随我一生,如同伴随大多数人一样,特别是因为我的父亲为他的作品作过绘画,到他家去做客,衷心敬仰他,以至于我们全家上下都渗透了他的精神。 见《俄罗斯文学肖像:乌兰汗译作选》(散文卷),收录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人与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7页。这个人便是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主张不以暴力抗恶,以求获得真正的自由和人存在的意义,“基督的教义告诉人们,暴力永远有害,惩罚本身不过是一些人用来对另一些人施行暴力所用的借口,暴力无法铲除暴力,恶无法灭除恶,而减少暴力这种恶的唯一办法是不使用暴力” 见《俄罗斯文学肖像:乌兰汗译作选》(散文卷),收录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人与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7页。 金亚娜,刘锟等著《充盈的虚无:俄罗斯文学中的宗教意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20-121页。 日瓦戈出身富豪家庭,父亲在外挥霍浪荡,和母亲相依为命,后母亲、父亲相继辞世,由舅舅抚养。舅舅去往国外的时候,把日瓦戈交由住在莫斯科的好友,化学教授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格罗梅科家抚养。长大后日瓦戈和格罗梅科之女安东宁娜·亚历山德罗夫娜结婚。一战爆发,日瓦戈以军医身份被派往前线,并和上前线寻夫未果的拉拉(拉丽莎·费奥多夫娜·安季波娃)结识。沙皇军队溃退,日瓦戈在撤退途中受伤,后留在小城梅留泽耶沃修养,拉拉也滞留于此。不久,十月革命爆发,拉拉返回故乡尤里亚金,日瓦戈也很快回到莫斯科的家中。新政权成立后两三年,一方面由于政治立场和当局难于契合,一方面由于莫斯科生活困难,日常用品如柴火、食物紧缺,日瓦戈一家遂决定举家前往岳母父亲的先前的领地瓦雷金诺。在瓦雷金诺,他们过起淳朴农民一样的生活,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生活之中还有艺术,有普希金、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相伴度过荒凉的冬夜。在瓦雷金诺安定下来后,日瓦戈时常往来于瓦雷金诺和尤里亚金,并和定居尤里亚金市的拉拉常有往来。一次,在返家途中,日瓦戈被红军的游击队拉去当军医,在游击队当了近两年军医之后,日瓦戈逃离部队,徒步穿过广阔的土地返回尤里亚金。后来得知,在此期间,妻子冬妮亚和岳父已返回莫斯科,又被驱逐出境,流亡国外。日瓦戈此时开始和拉拉同居,但形势不容他们有安宁的生活可过,政治大清洗开始,日瓦戈和拉拉的生活日益艰难,不久,他们又前往瓦雷良诺。在瓦雷良诺的生活甫开始几天,日瓦戈和医生被迫分离,拉拉跟随科马连夫斯基前往远东,最后到死不得相见。拉拉走后,日瓦戈在此看到因政治清洗而穷途末路的拉拉之夫(此时改名斯特列利尼科夫)不得已而自杀。逗留一段时间后,医生离开瓦雷金诺前往莫斯科。在莫斯科,日瓦戈的生活日益消沉,变得邋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