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美学对小住宅空间设计启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园林美学对小住宅空间设计启示

园林美学对小住宅空间设计启示   摘 要:审视高房价社会背景,为小住宅中空间局限性问题提出可参考的解决方案。解读苏州园林空间结构和造园手法,分析古典江南园林中解决“小面积”与“大空间”矛盾的设计思路;研究 “借景法”和“障景法”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关键词:苏州园林 住宅空间 小户型 借景   在房价杠杠调节以及国家政策作用引导下,中小户型装修工程开始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并在环保集约的倡导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占领市场份额的主导地位。因此,对于中小户型住宅空间设计探索具有可研究价值。   小户型住宅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结构不理想、面积不宽裕、采光通风受限等问题。在框架已界定,平方有限的情况下,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设计手法因地制宜解决的。   在解决的方法上,更多业内人士投注在设计室内空间而不仅仅只是室内装饰的概念上,注重设计限定空间内舒适度的体验。在创作思路上,不断挖掘国外已有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在小户型住宅设计上做大文章。   一、园林美学借鉴思路   “小面积”与“大空间”之间是矛盾的,但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屡屡造就矛盾的典范。尤其在苏州园林中有集中体现,知名度也最高。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普遍不大,据查:网师园现现有面积5400平方米;怡园现有面积6270平方米;沧浪亭现有面积10800平方米;狮子林现有面积11000平方米;留园现有面积33000平方米。①面积不大的园林却以意境博彩。   在有限的空间内,园林空间是运用怎样的手法在翻覆,才有如此变化无穷的景观视域?经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调查,做出如下概括:   1.借景之美   苏州园林借景观元素,采用对比、延伸、渗透、借景、障景等手法, 在有限的园林空间内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感和层次更加丰富的景深。园中空间利用景观元素相互分割渗透,虚实相间。 比如:巧妙借水体倒影与实景呼应,产生实虚两景,给人隐约迷离和不可穷尽的空间幻觉;巧借漏窗取景,将园外山水纳入园中,开阔视域空间。   除此以外,不但考虑固定点的静观效果,还考虑活动于其内的人在行进过程中,能否获得良好的动观效。   2. 障景之美   古典园林中忌讳一览无余的空间布局方式②,在苏州名园的园林空间中,通常利用山石、墙垣分隔空间,有意遮掩视线,维系了独立空间的视域完整性,形成婉转曲折的空间意境。特别是从居住空间进入园林空间时,采取先抑后扬的空间处理手法,以假山为屏障,即自成一景又阻挡视线,达到障景作用。又可借游廊、植物群落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空间。   3.对比之美   古人很早就领悟到大与小空间关系来源于对比,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曰:“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意思是一杯水倒在低洼的地方,在上边放草可以做它的船,可形成一个微缩的泛舟场景,放杯子则水太浅船太大,不能动,也就不协调了。苏州园林空间的设置巧妙的贯穿这一辩证思想,园林面积不大,园边环绕水池设置建筑、道路、山石、植物,相互间高低错落、虚实对比,视线越过水面,与亭廊、建筑互为对象,使不大的水面显得明净旷远,扩大了园林空间的尺度感。造成空间开阔的错觉③。   再者考虑空间的大小形状、开敞封闭形成对比,调整园内配景与建筑的尺度,拙政园中的“与谁同坐轩”,规格很小,轩内仅刚好容纳2人同坐,如此处理倒与周围环境形成丰富、开阔的空间层次,同时取苏轼《点绛唇》中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点题,意境深远。   二、启示   苏州园林以“人”为设计主体,关照游园动线中视觉的流动感受,为了追求空间的无尽的错觉而采取借景、障景、对比等方式处理, 小中见大、以少胜多,同样的面积尽可能高效利用,通过有限的空间塑造无限空间的可能。在空间知觉的扩展上的成功范例给小户型居住空间设计许多启示。   1.借空间   园林景观与住宅空间虽然一个是室外空间一个是室内空间,但是其所解决的问题依然存在于小户型住宅空间,即如何高效利用空间。借鉴借景法,从借景对象展开分析,从借空间、借光影、借声色三个角度寻求小胡子住宅空间设计的新思路:   (1)巧借邻近空间,淡化空间分界阻隔的必要性,满足空间视域延伸的审美需求:   园林空间以符合古人的审美哲学为指导,通过借景法对实景、虚景囊括到视野中,以营造“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见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④”的园林意境。   区别于园林空间设计,小户型住宅设计中对于空间的处理更注重的是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在居住空间中,合理的规划功能分区,巧鉴借景法,模糊功能空间交合处的分界,利用非承重结构的可开放,可封闭的特性,破除空间僵硬的定义,以色差、高差的视觉差异唤起观者的感官刺激,使空间单位之间延伸或重叠。   (2)巧借空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