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专题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当代文专题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第六讲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临 夏 分 校 武元明 导学 (1)了解:京派形成的文化背景;沈从文及主要京派作家的生活和创作道路,以及主要作品;沈从文研究在历史上的不同情况。 (2)掌握:京派的共性特征及废名、萧乾、芦焚等主要作家;京派与现实保持距离及偏于古典审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 (3)分析:构成湘西世界的题材、人性描写、人生形式想象等基本元素,湘西世界与现代都市病态文明的对照;《边城》与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自学 自学教材、阅读作品。 上三级电大在线平台学习关于沈从文的专题辅导;学生通过中国现代、当代文学视频资源链接网址阅读沈从文的作品及相关评论章节。 辅导 说明:教学内容包括京派形成的文化背景。沈从文及主要京派作家的生活和创作道路,以及主要作品。沈从文研究在历史上的不同情况。京派的共性特征及废名、萧乾、芦焚等主要作家。京派与现实保持距离及偏于古典审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构成“湘西世界”的题材、人性描写、人生形式等基本的元素,“湘西世界”与现代都市病态文明的对照。《边城》与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京派”作家及创作概况 1.关于“京派” (1)“京派”的概念 “京派”是指30年代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 (2) “京派”的成员  一是二十年代末期语丝派分化后留下的偏重讲性灵、趣味的作家,如周作人、废名(冯文炳)、俞平伯等; 二是“文学研究会”未曾南下的成员和新月社留下的或与《新月》月刊有较密切联系的作家,如梁实秋、凌叔华、沈从文等; 三是清华、北大、燕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的教授学者,包括一部分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如朱光潜、何其芳、李健吾、萧乾、李广田等人。 (3)京派的主要阵地 《骆驼草》(废名、冯至编辑,1931年创刊) 《大公报·文艺副刊》(沈从文编辑,1933年接编) 《水星》(卞之琳、沈从文、李健吾编辑,1934年10月编辑) 《文学杂志》(朱光潜编辑,1937年5月) (4)京派形成的文化背景 第一,成为文化边缘的北京虽然比较沉闷,但北京毕竟是文化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别是在经过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之后,浓重的文化氛围为那些志趣相投的作家重新集结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第二,处于文化边缘的北京,远离时代的中心,加上这里的作家大多生活在大学的校园里,较少沾染上商业和党别的味道,所以,比较容易形成一种平和、恬静的创作心态。此外,这些知名高校里的著名学者教授,大多拥有雍容高贵的气质,喜尚扎实稳健的文风,因此,在对时代和社会的态度上也大多趋于保守。 第三,在文化边缘中能够甘于寂寞继续坚持创作的作家,大多是真正有志于文学事业的人,特别看重文学的独立价值,对于那些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政治功利性、党派性和商业性的倾向,都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态度,有意识地与各种流行文学保持一定的距离。 (5)京派文学的共同特点 题材的乡土化和平民性 题材上,他们大多倾向于对“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描写。 表现在对淳朴、原始人性、人情的赞美。 人生态度 倾向于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 热衷于以自己童年生活为背景的乡土题材 与快速时髦的都市文明的疏离和与缓慢古雅的乡土生活的亲近 表达都市人对理想化的农牧生活水平的向往 京派偏重于古典审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 泛指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抒情诗,特别是表达都市人对理想化的农牧生活的向往,因此,又译为“田园诗”。 田园诗最主要的特征,并不是主观理想,而是对现实的回避态度,是因为不满现实而产生的对古代单纯简朴生活的幻想。 在艺术上,牧歌或田园诗则强调抒情性手法的运用,具有悠长、舒缓、优美的特点。 文体上创造出比较成熟的 小说样式 抒情体小说 把写实、记“梦”、象征结合在一起,使小说具有抒情写意的特点 语言的简约、古朴、活泼、明净 (6)京派的作家 小说: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师陀)、凌叔华、林徽因、汪曾祺等。 散文:废名、何其芳、李广田、沈从文、芦焚吴伯萧等。 诗歌: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 “汉园三诗人”)、林庚等。 戏剧:李健吾、林徽因等。 理论:朱光潜、李健吾(刘西渭)等 京派的鼻祖——废名  废名的五篇小说:  《纺纸记》和《菱荡》、《桥》、《莫须有先生传》以及《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理趣”、“禅趣”和“涩味”。 “平和与讽刺”。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鼻祖,但他不是京派的作家。 2. 海派的构成 广义的海派,是指所有的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派别,主要有三个流派: 一是左翼文学; 二是新感觉派文学; 三是鸳鸯蝴蝶派文学。 “鸳鸯蝴蝶派”当时也有新旧两派之分。 狭义的海派,则主要指鸳鸯蝴蝶派 “京派”与“海派”的论争 30年代“京派”和“海派”的论争,主要人物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