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日常语言嬉戏中探讨西方当代诗学
在日常语言嬉戏中探讨西方当代诗学
内容提要:玛乔瑞?帕洛夫的《维特根斯坦之梯:诗歌语言和日常语言的新奇》一书以维特根斯坦有关日常语言使用的论述为纲,解读现当代多位作家或艺术家的作品,阐释其艺术特征和艺术观,试图揭示以日常语言使用为核心的西方当代诗学特征。本文首先对该书上述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之后对该书的重要特色和意义做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玛乔瑞?帕洛夫 《维特根斯坦之梯:诗歌语言和日常语言的新奇》 当代诗学
作者简介:林玉鹏,合肥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玛乔瑞。帕洛夫的《维特根斯坦之梯:诗歌语言和日常语言的新奇》以维特根斯坦这位当今很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有关语言的论述为纲,解读现当代多位作家或艺术家的作品,阐释其艺术特征和诗学艺术观,以此探讨以日常语言使用为核心的西方当代诗学。
一、主要内容
该书共有正文六章,另有序言、引言和尾声。第一章重点讨论了《逻辑哲学论》的形成;第二章考察《哲学研究》的诗学特质;第三章讨论格特鲁特?斯泰恩的诗学特征;第四章探究贝克特的《沃特》的语言游戏;第五章分析两部维特根斯坦式小说;第六章讨论美国诗人的维式语言试验,一种日常生活诗学。尾声有关维氏语言观在柯舒斯的概念艺术上的体现。该书讨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 梯子隐喻
该书标题来自维特根斯坦的著名梯子隐喻:“我的命题可以阐释如下:最终理解我的人看出它们毫无疑义,当他一步步踏着它们攀登上去。(如同登上顶端后他必须抛弃梯子)”(Pefloff xiv,48)。该隐喻意义深刻,对理解全书内容、理解维氏语言诗学观进而理解现当代诗学特征十分重要。帕洛夫对其含义进行了阐释:1 日常性;2 登梯向上移动与斯泰恩所说“一次又一次开始”相吻合,表现了维特根斯坦对元语言及理论强权的怀疑和否定。3 尤为重要的是,人们不能两次攀爬同一部梯子。这意味着,即使相同的词语以同样的顺序重复,每个哲学命题总有一些相异的符号,重复总包含使用和上下文的改变。换言之,对维氏和读者而言,没有视野(vision),只有重现(revision),在登梯过程中,语言之梯的一根根横木展现了其固有的新颖,这就是我们使用的语言的新颖。
2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诗学观
维氏的语言暨诗学观即以语言游戏说为中心的语言观主要体现在其两部著作中。他在1932年一次演讲中首次使用“语言游戏”这一术语。稍后他在《蓝皮书》演讲集中说:“语言游戏是儿童开始使用词语的语言形式或原始语言……当我们看着这种简单的语言形式时,环绕着我们日常语言使用的思想迷雾消失了”(qtd.in Pefloff 60)。其主要观点是语言本质在于使用,在于独特语法。《逻辑哲学论》像先锋艺术一样突出句法,词语多重复。其独特之处是两种行为之间突然中断,留下空白,这也是其独特魅力和诗学力量的源泉。该书批判因果推论,有神秘性。《哲学研究》试图证明: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没有实质上区别;语言使用千变万化,词和句子出现在新的语境中会显得陌生;提出了“语言游戏”的核心概念,其内容是:(1)强调日常语言的陌生性和谜一般的特征;(2)意识到语言的局限性是自己世界的局限性;(3)认识到自我是社会和文化构建,主体性总是依赖一种语言;(4)认识到具有绝对价值的命题不存在。该书如同《逻辑哲学论》,也是片段即兴式或格言警句式,维氏认为,“要迫使其思想向唯一方向进展,思想会致残”(qtd.in Perloff 65)。因为他不赞同任何线性的逻辑推论,而提倡“宽广的思想田野向四面八方纵横穿越”(qtd.in Perloff 66)。因此,“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qtd.in Perloff 65)是该书的生命。他的并列结构句之间没有关联,即Herman Rapaport所说的“负向序列化”(negative serialization)或“强迫连接”(compulsory conectivity)(qtd,in Pedoff 67)。此外,他还一遍又一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例子。这就是他在《文化与价值》中所说“哲学只应写成一种形式的诗”(qtd.in PeAoff 65)。
3 维特根斯坦式作家和艺术家探讨
该书重点讨论了斯泰恩、贝克特、伯恩哈特、巴赫曼、克里利、西利曼、赫京尼恩和柯舒斯等作家和艺术家与维氏诗学观相契合的特征。
维氏在《哲学研究》中认为,语法仅描述,而绝不解释符号的使用。Bring me sugar和Bring me milk有意义,但Milk me sugar也有效果:听话人会瞪大眼睛。这可能就是他所说的“头撞上语言限制中产生的……肿块”(qtd.in Perloff 20,21,95)。此外他还指出,重复相同的东西不再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2014年.pdf VIP
- 用户培训效果反馈表(模板).doc VIP
-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8000字范文带目录.docx VIP
-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10年真题解析).pdf VIP
- 大楼消防系统改造工程项目施工方案.doc VIP
- 油库安全事故案例剖析.pptx
- 《建筑基坑降水工程技术规程》DBT29-229-2014.docx VIP
- 赤峰博恩药业有限公司国家一类新兽药重组鸡干扰素α 产业化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pdf VIP
- KUKA.ControlStudio_2.6_zh 操作与编程指南.pdf VIP
- 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