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驼峰航线
外交背景
驼峰航线示意图
1941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HYPERLINK /subview/44162/7941400.htm \t _blank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了迫使 HYPERLINK /view/1297150.htm \t _blank 重庆国民政府投降,对 HYPERLINK /subview/2607htm \t _blank 香港和 HYPERLINK /view/34724.htm \t _blank 仰光实行轰炸,接着又切断了 HYPERLINK /view/244637.htm \t _blank 滇缅公路,使大量的援华物资无法运进中国。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为保证二战 HYPERLINK /view/2918.htm \t _blank 亚洲战场上对日作战的军备物资,中美两国决定联合开辟新的国际运输线。于是诞生了举世闻名的“驼峰”航线。[1]
1942年6月2日中美两国代表在 HYPERLINK /subview/9027/4995373.htm \t _blank 华盛顿签署了《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亦称《中美租借主体协定》),中国正式成为租借协定的受援国,这是“驼峰”航线开辟时的外交背景。
援华协定
中美租借协定是中美双方达成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援华协定。这一协定以双边互助的形式,既为中国无偿获得美国大宗军事援助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又规定了中国须向美国提供“回惠租借”的义务。同时,协定在第五条中实际表明中国在抗战中消耗掉的租借物资是不必、也是无法归还的。因此这一协定的签订,使中国正式成为美国租借物资的受援国,同时也标志着美国成为抗战后期援华的最主要国家。
最初,美国的援华物资主要是通过设在美国的“中国国防物资供应公司”(China Defence Supply Co.)和国民政府设立的“西南运输总处”所辖的“滇缅公路”来营运的。但是随着日军攻陷缅甸,“滇缅公路”被切断,美国援华物资的营运受到阻隔,中美两国才又联合开辟出第三条运输途径——“驼峰”航线。[1]
起初,滇缅公路被用来运送军事用品,汽油和其他货物。在4月和1942年5月,日本占领 HYPERLINK /view/7227.htm \t _blank 缅甸,有效地切断滇缅公路。为了保持 HYPERLINK /view/8484.htm \t _blank 国民党政府所要求的战略物资的不间断供应,美国和其他盟国领导人同意进行一个持续的空中补给工作,由美国陆军航空队负责。在1942年7月, HYPERLINK /view/5390586.htm \t _blank 美国陆军航空队一个新的航空运输司令部成立,由威廉·腾纳尔(William H. Tunner)上校指挥,组织空运和提供后勤支持。大多数的人员和设备来自美国陆军航空队,也有英国和印度的 HYPERLINK /view/58647.htm \t _blank 英联邦部队,缅甸劳工团队和中国国民航空空运科。
行动过程 HYPERLINK javascript:; 编辑
首度探索驼峰航线的飞行员吴士
1942年,一条空前的穿越印度、缅甸和中国的空中航线开始形成。在西面,航线由二战时期的阿萨姆邦东北印度铁路公司的一系列机场串成并穿越了云南和四川的一系列山脊。在该航线开通后,即成为中国战场国际援助的“生命之路”。 HYPERLINK /view/5973.htm \t _blank 蒋介石认为为了保证它的野战师和拥有500架飞机的空军的正常运作,每月至少需要7,500吨的物资,当然在驼峰航线的初期几个月中,这个想法是难以达到的。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货物运输飞机。最初的驼峰空运是由是 HYPERLINK /viewhtm \t _blank 道格拉斯DC-2、 HYPERLINK /view/417069.htm \t _blank C-47运输机、 HYPERLINK /view/1249145.htm \t _blank 道格拉斯DC-3、C-53运输机——一种经改装的的C-47运输机完成。然而,这些飞机的有效载荷并不适合高负载的高空作业,且不能达到一定高度以飞越山区地形,这使得飞机不得不通过非常危险的迷宫般的喜马拉雅山隘航行。
1942年12月C-87 Liberator Express和C-109燃油专用运输机的抵达提高了运输吨位,其较强的高空飞行能力使其能够直接飞越比较低的山峰(15,000~16,000英尺),无须穿行危险的山隘。但此种飞机的事故率较高且不适用于当时所用的机场。尽管C-87有4个引擎,但载重高时爬升性能差,经常在起飞时因引擎熄火而坠毁,同时在山峰上空即使遭遇较轻的结冰状况也容易回旋而失去控制。C-109是从现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