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治-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温病治法的应用 1.注意祛邪与扶正的关系 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须凉血散血。 2.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3.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 4.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5.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分解湿热) 6.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 7.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 8.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9.疹宜透泄,勿宜补气;斑宜清化,勿宜提透 10.逐邪勿拘结粪 11.温病下之宜早 12.轻法频下 13.清、养、透 14.截断扭转 (1)滋养肺胃 主治:肺胃阴液耗伤,热邪己基本消退证。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益胃汤 (2)增液润肠 主治:温病津枯肠燥之便秘证。 代表方:增液汤 (3)填补真阴 主治:温病后期,温摇久羁,劫灼肝肾 真阴,邪少虚多证。 代表方:加减复脉汤 注意点: ? 权衡邪热与阴伤的轻重 ? 在温病过程中,阴液虽伤而邪热亢盛者, 不可 纯用或滥用本法,也要慎用苦寒药。 ? 阴伤而湿邪未化者,治疗时应注意化湿而不伤 阴,滋阴而不碍湿。 ? 关于养肺阴和养胃阴 9、固脱法 作用:益气敛阴,回阳固脱。 适应证:气阴外脱或亡阳厥 脱之危急证候。 (1)益气敛阴固脱 主治:温病气阴大伤,正气欲脱证。 代表方:生脉散(或生脉注射液) (2)益气回阳固脱 主治:温病阳气暴脱证。(亡阳证) 代表方:参附龙牡汤(或参附注射液) (3)益气回阳化瘀固脱 主治:阳气脱竭,气血不运,脉滞络瘀证 代表方:王氏回阳救急汤 注意点: ? 固脱法属急救时用,用药必须快速及时。 ? 应适当掌握给药次数,间隔时间、用药剂量。 ? 用本法后阳回脱止,即应注意有无邪火复炽, 阴液欲竭的现象,应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 ? 阴竭阳脱者,不可纯用辛热、甘温之品,应滋阴潜 阳,复阴留阳 ? 10、外治法 洗浴法:适用于温病表证无汗,热势壮盛或 疹出不畅之证。 灌肠法:适应病证广泛。 敷药法:适用于温病局部肿毒或热毒壅滞证。 搐鼻法:适用于鼻塞呼吸不畅,高热头痛或 中暑昏迷、卒倒、牙关紧闭等症。 针刺法: (三)温病兼挟证的治疗 兼痰饮 : 兼食滞: 兼气郁 : 兼瘀血: (四)温病瘥后调理 1、体虚未复 2、正虚余邪未尽 3、复证治法 2.注意个体体质 3.兼顾本证与兼证 4.注意灵活运用一些温病治疗原则 二、温病的预防 (一)中医学对预防温病的认识 (二)温病的预防方法 1、培固正气,强壮机体。 2、及时诊治,控制传播。 3、预施药物,防止染病。 (三)现代预防接种(计划免疫) 1、预防免疫类型: 人工免疫 自动免疫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2、人工主动免疫制剂: 菌苗 疫苗 类毒素 3、我国儿童计划免疫 卡介苗 脊灰减毒活疫苗 百白破混合制剂 麻疹减毒活疫苗 乙脑灭活疫苗 流脑多糖体 菌苗 狂犬病疫苗 乙肝疫苗 * * 第 五 章 温 病 的 治 疗 ——吴智兵 [目的要求] 1、熟悉温病的治疗原则。 2、掌握温病主要治法的运用。 第一节:温病的治疗原则 一、祛邪为第一要务 “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 善后务细” 二、顾护正气 三、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 1.审病因 2.察病位 3.辨邪正关系 4.注意兼夹证 第二节:温病的主要治法 泄卫透表、清解气热、和解表里、 祛湿清热、通下逐邪、清营凉血、 开窍息风、滋阴生津、固脱救逆、 外治法等。 ●作用:发汗、疏表、透疹,祛除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