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册 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
第五册课外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团旺中学)
《观刈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整体理解诗歌思想含义,感知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感悟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 1、新课导入。
梁衡的《夏》一文中引用了诗句“田家少闲日,五月人倍忙”,这句诗出自何处?白居易,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经常描写老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疾苦。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观刈麦》(板书)“刈”是“割”的意思。白居易看割麦子都看到了什么呢?又想到了什么呢?? 2、多媒体出示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唐代诗人。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领导人之一。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方面。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写讽喻诗的目的:呕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3、解题。
这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喻诗。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二、诗欣赏。?
1、欣赏课文内容的动画演示。?
2、请一名学生说说看过动画后的感受。
三、读诗句。
1、点名朗读诗歌《观刈麦》。注意一下字词的读音:
刈? 荷? 箪 童稚 携 ?饷? 灼? 秉穗 禄? 石? 晏 ? 邽?
2、学生齐读、概括内容。 农忙季节-----送水送粮-----南冈刈麦------贫妇诉苦------惭愧不已
四、明诗意。
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注释理解诗文含义。
五、悟诗情。
1、诗文欣赏。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2、领悟诗情
①、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个场景?
明确:农人挥汗如雨割麦,?贫妇抱子挎篮拾麦。
②、诗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景物描写:夜来……黄?;场面描写:足蒸……光?;语言描写:家田……肠?;心理描写:力尽……长?。
③、哪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表现出劳动环境的艰苦?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的关心和同情?
明确:诗中景物描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对农家同情、关心的句子是:“闻者为悲伤”“今我何功德”‘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④从文中找出叙事与抒情的部分,将农民与自己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惭愧、谴责自己,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⑤、用一字概括百姓生活,并思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明确:一个字:苦;原因:输税尽。
⑥、面对这一切,作者的感情怎样,说说作者对百姓疾苦所持的态度。?
明确:愧————同情————关心百姓疾苦。
六、练习一下。
多媒体提示:
背诵《观刈麦》,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①、你了解白居易多少?
②、《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天气十分炎热的是: , 。
③、《观刈麦》中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的句子是:
, 。
④、《观刈麦》中有一句与白居易的另外一篇文章《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都表达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这一句是: , 。
⑤、《观刈麦》中有一句“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请问听者“悲”从何来?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 , 。
七、扩展延伸。
1、欣赏《大林寺桃花》。
2、体味白居易的诗歌特点。
《月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整体理解诗歌思想含义,感知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意向,领会感知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开元、天宝年间在世。他一生没有出仕做官,过隐居的生活。他的诗多咏物写景,尤以绝句见长。
二、读诗句。注意节奏、音准、韵律。
三、理解诗句
1.《月夜》:一作《夜月》。
2.更深:指夜深。
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深当在三更子夜前后。
3.半人家:指地面上的景物,一半浸浴在月色里,一半沉睡在暗影中,若明若暗。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一模块历史的天空中国传统文化.ppt VIP
-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光伏并网逆变器》.pdf VIP
- 护理事业编面试往届护士自我介绍.docx VIP
-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课件 第二章 正确的劳动观——树立劳动思想与观念.pptx VIP
-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二模历史试题.docx VIP
- 福建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指导手册.pdf.pdf VIP
- 《物联网工程导论》教学大纲.docx VIP
- 宁波护士事业招聘考试题.pdf VIP
- GB10827.1-2014 工业车辆 安全要求和验证 第1部分 自行式工业车辆(除无人驾驶车辆伸缩臂式叉车和载运车).pdf VIP
- 贝雷梁桁架结构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