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嵩县石盘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摘 要:嵩县石盘沟位于祁雨沟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东端,断裂构造发育,区域内与成矿有关的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强烈,成矿条件十分有利,本文通过对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的论述,总结出该区找矿标志,指出本区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
关键词:金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石盘沟 嵩县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北亚带与新华夏系太行山一级隆起带的复合部位,熊耳山古隆起和嵩县断陷盆地的接壤处,熊耳山大背斜的南翼及其倾伏端形成的次级褶皱―王庄―陶村背斜的北东翼,康山―上宫―祁雨沟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东端北缘。区域地层以太古界太华群和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为主,次为古近系、第四系。区域构造受熊耳山大背斜的南翼及倾伏端的次级褶皱―王庄―陶村背斜控制,主要构造线为北西―南东向,以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区域岩浆活动频繁强烈,各种岩浆岩分布广泛,在时间上可分为三期。其中岩燕山期最为强烈,主要为大规模酸性侵入岩,如西北部的花山花岗岩岩基,西南部蛇沟一带的花岗岩和西、中部的花岗斑岩主要呈岩株状产出,普遍分布的斑状黑云母角闪石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和霏细斑岩等,多呈岩枝状及岩脉状产出。金矿化作用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2. 矿区地质
矿区地层简单,岩浆岩较复杂,北东部北东向含金破碎带、北西部北西向含金破碎带是金矿体的主要控矿构造,南西部北东向及北西向含金破碎带均可是金矿体的控矿构造。
2.1 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华群,熊耳群地层在矿区北东部小范围出露。
(1)太华群:主要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因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局部变为混合岩化片麻岩或均质混合岩。
(2)熊耳群安山岩:属鸡蛋坪组,主要岩石为杏仁状安山岩,含斜长石大斑晶安山岩。不整合于太华群之上或以拆离断层的形式接触。
2.2 构造
矿区位于王庄―陶村背斜的轴部偏北。太华群地层一般倾向100―130°,倾角20―45°。未见明显的次一级褶皱构造。构造以断裂为主,主要为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其次有北北东向及北北西向共扼断裂,其它方向较为少见。断裂一般具长期活动、力学性质多次转化的特点。
北东向断裂在矿区密集平行分布,主要分布在矿区的中东部,产状300―330°∠40―80°,断裂规模大小不一,长度250―700m,宽0.3―7.5m。力学性质以压扭性为主,在后期转变为张性及张扭性,有黄铁矿化石英脉填充。目前矿区发现北东向大小含金破碎带近30条,部分经历过民采开挖或已进行了工程控制,是石盘沟矿区的主要容矿构造 。含金破碎带岩性为碎裂岩。
北西向断裂见于龙代沟、南门深沟、小南沟一带,产状200―250°∠30―80°,长一般200―500m,宽0.3―1.00m,力学性质以压性为主,多具金矿化。
北北东向及北北西向断裂,走向15°、350°,倾向分别为北西西及南西西,倾角36°―62°、62°―75°。正长斑岩脉与(角闪)二长花岗斑岩侵入其中,为一组共轭扭性断裂,被张性断裂追踪改进后岩脉充填。北北西向者,在燕山期后,有压扭性再活动,其边部平直,断层内为碎裂岩,有挤压片理
2.3 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强烈、分布较广,以燕山晚期为生,与金矿形成关系密切。侵入岩主要有:角闪二长花岗斑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正长斑岩。
2.4 变质作用
本区变质岩主要为太华群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岩化片麻岩,主要矿物有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钾长石等。按矿物组合,区域变质相应属绿片岩相。
区内还存在多条变质岩带,沿北东向分布与含矿破碎带一致。主要岩石为碎裂岩、蚀变岩,伴有硅化、碳酸盐化、高岭石化,黄铁矿化及金矿化。
2.5 围岩蚀变
硅化:普遍发育,多呈团块状、梳状、细脉状、晶洞状,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黄铁矿化:较为普遍,分两期,早期黄铁矿呈粗粒立方体状,分布于片麻岩、安山岩中,晚期黄铁矿多呈细粒浸染状、团块状,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地表及近地表多变为褐铁矿化。
高岭石化:在构造蚀变岩中广泛发育,是长石类矿物蚀变的产物。
另外,还可见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黄铜矿化、孔雀石化、方铅矿化等蚀变。
2.6 矿化带特征
区内矿产主要是金矿,伴生有银、铜、铅等有用成分。金矿化的主要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矿体为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蚀变岩,赋存于破碎带中,受破碎带的严格控制,破碎带和围岩间界限清楚。
⑴公峪一带金矿化强烈,矿脉密集,是矿化集中区,尤其是在太华群和熊耳群地层的不整合面上及附近金矿化强度高,其它地段金矿化相对分散。
⑵金矿化主要发育于北东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