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地质认识实习报告_2.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地质学地质认识实习报告_2

普通地质学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第 PAGE 7 页 共 NUMPAGES 7 页 第七节、瑶琳仙境地貌岩性观测 1.瑶琳仙境概述 图2-8瑶琳仙境位于中国 HYPERLINK /view/6310.htm \t _blank 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距 HYPERLINK /view/3742.htm \t _blank 杭州80公里,离县城23公里,是 HYPERLINK /view/.htm \t _blank 华东沿海中部 HYPERLINK /view/93914.htm \t _blank 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属 HYPERLINK /view/.htm \t _blank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瑶琳仙境,又名瑶琳洞,纵深1公里,总面积达28000平方米,以其神奇的地势地貌和瑰丽多姿的 HYPERLINK /view/.htm \t _blank 钟乳石景,吸引着全世界各国旅游爱好者的目光。 图2-8 2.瑶琳仙境岩溶形态类型及特征观测 瑶琳仙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 HYPERLINK /view/93003.htm \t _blank 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洞内岩溶发育,地质基础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灰岩。溶洞分三厅,发育有石帘、石瀑布(图2-7)、石林、石柱(图2-8)、石钟乳等。 3.岩溶发育原因分析 瑶琳溶洞的地层为石炭系中统中厚层黄龙组(C2h)灰岩,层次分明,质地较纯,易溶蚀。本区地层走向为北东—南西走向,倾角较缓,有利于形成大面积崩塌。洞内存在北西—南东走向的断层,断层带中有多组裂隙,有利于地下水活动。桐庐县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潮湿,降水丰富。 第八节、新安江水电站参观考察 1.新安江水电站概述 图2-9新安江水电站位于中国浙江省 HYPERLINK /view/20017.htm \t _blank 钱塘江上游新安江上,距 HYPERLINK /view/6885.htm \t _blank 杭州市170km,混凝土宽缝重力坝,最大坝高115m,水库总库容220亿m3。总装机容量为66.25万kW,年发电量18.6亿kW·h,1957年4月开工。1960年4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78年10月全部投产。水库有多年调节性能,电站主要担负华东电网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并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和旅游等综合效益。 图2-9 2.水电站的组成及相关数据 枢纽由大坝、溢流式厂房、开关站及泄洪结构等组成。大坝为混凝土宽缝重力坝,坝体分为26个坝段,长466.5m。0~3号、24~25号坝段为实体重力坝,4、23号坝段只有一侧留有宽缝(图2-9)。坝顶高程115m,最大坝高105m,最大底宽93.664m,挡水段坝顶宽8.5m,溢流段顶宽38.7m。坝体混凝土138万m3。溢流道布置在7~16号坝段,设有9个溢流孔,每孔净宽13m,总净宽117m,溢流堰顶高程99m,在堰顶上安装平板钢闸门,闸门重76t,门顶高程109.5m。电站最大泄洪能力约14000m3/s,(其中机组发电流量按800m3/s计)。设计洪水时下泄洪能力9500m3/s,在正常高水位108m 挑流消能方式。厂房顶末端设有差动式挑流鼻坎,高低坎高低差1.6m,宽均为2.5m,射角分别为30°和12°17′8″,高坎两侧设有20~30cm“L”形补气孔。在溢流坝段内安装有直径5.2m压力钢管9条,钢管长度在92.4~94.97m 图3-1厂房位于溢流段坝后,全长216m,宽17m,装有国产水轮发电机组9台,其中1、2、7、8号机容量为7.5万kW,3、4、5、6、9号机容量为7.25万kW。主厂房钢筋混凝土构架和坝体分开,用拉板连接,副厂房顶板结构为筒支板,厂坝之间设置伸缩缝未设键槽,但进行灌浆,以共同承受库水压力。 图3-1 第九节、灵隐寺飞来峰观测 1、灵隐寺(图3-1)飞来峰概述 灵隐寺前的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如龙泓洞、玉乳洞、射旭洞、呼猿洞等,洞洞有来历,极富传奇色彩。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仿佛是一座石质动物园。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道曾盛道:“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据前人记载,飞来峰过去有72洞,但因年代久远,多数已湮没。现在仅存的几个洞,大都集中在飞来峰东南一侧。 2.灵隐寺飞来峰岩溶观测 灵隐寺飞来峰属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灰岩,,下伏为侏罗纪紫红色凝灰质砂岩及角砾凝灰岩。整座飞来峰由逆掩断层推覆形成。山脚有大量溶洞、落水洞,高约1.5—2m,飞来峰以东200m处为莲花峰,存在大量角峰、鳍脊等岩溶特征标志。 第十节、西湖地貌观测 1.西湖成因分析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