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郭店简〈性自命出〉的‘室性者故也’.DOC

由郭店简〈性自命出〉的‘室性者故也’.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郭店简〈性自命出〉的‘室性者故也’

PAGE PAGE 14 由郭店簡〈性自命出〉的「室性者故也」 說到《孟子》的「天下之言性也」章 裘錫圭 P43 《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有「交性者故也」一語。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頁179。所引語見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頁179。所引語見11號簡。 載饒宗頤主編:《華學》第六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頁51-52。此文在刊登於《華學》之前,已在注14所引論文集上發表過,有關內容見頁18-20。我在此文中指出,上博簡从「心」「室」聲之字的「室」旁所从的「至」,由於下面還要加「心」旁,把楚簡一般「至」字底部橫畫下贅加的較短橫畫省略了。今按,郭店簡〈成之聞之〉「絰」字上方的「至」旁,連底部橫畫也一併省略(見注1所引書49頁8號簡)。上博簡〈孔子詩論〉的「憙」(喜)字,其上方的「壴」旁有將底部橫畫省略的(見注26所引書33頁21號簡。「壴」旁底部橫畫不省的「憙」字,見同書30頁18號、34頁22號簡),情況與此類似。 ……其義(指此字之義)應近於「窒」(原注:「室」、「窒」皆从「至」聲,應爲同源詞)。也可以說這個「室」是名詞用作動詞,「室性」的意思近於爲性築室,也就是給性一個框架。 注2所引《華學》,頁52。 讀此字爲「實」,在音韻上當然沒有問題;但是當使性實講的「實性」這種說法,卻從未見於古書。第二種推測的可信度似乎更低。〈錯別字〉在2002年春舉行的新出楚簡與儒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之後,引用此文讀「實」的說法的學者,總算還有兩三位,引用第二種推測的則一位也沒有。但是不久前我在馬王堆帛書中找到一條資料,發現還是此文的第二種推測比較接近事實。 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中的〈十大經·觀〉這一篇,有不少語句與《國語·越語下》所記笵蠡語相同或相似。其中的「時??三樂」一句,〈越語下〉作「時節三樂」。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所作的注釋說:「??疑與挃爲一字,讀爲窒,窒、節音義相近。」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頁64注31。此注據文義讀帛書从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頁64注31。 「節性」之語最早見於《尚書·召誥》: 節性,惟日其邁,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認爲此文的「節性」應該當「節生」講,其說非是,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已詳加反駁。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頁4-10。 同上注,頁28。 《周禮·地官·大司徒》: 以五禮防萬民之僞而教之中,以六樂防萬民之情而教之和。 這裏雖然沒有出現「節性」之語,其實就是講以禮樂節民之性,《禮記·王制》說「司徒脩六禮,以節民性」可證。上引〈大司徒〉文鄭玄注也說:「禮,所以節止民之侈僞,使其行得中。」 《禮記·樂記》: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前人已指出此字當從或本作「容」)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爲之節……禮節民心,樂和民聲…… 已有學者指出,〈樂記〉關於物和心、性的關係的看法,跟〈性自命P45出〉相近。 陳來:〈荊門竹簡之《性自命出》篇初探〉,《中國哲學》第二十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頁299。李學勤:〈郭店簡與《樂記》〉,同作者《重寫學術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陳來:〈荊門竹簡之《性自命出》篇初探〉,《中國哲學》第二十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頁299。李學勤:〈郭店簡與《樂記》〉,同作者《重寫學術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頁260-265。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頁69。 注1所引書,頁179。所引語見4號簡。 《荀子·禮論》: 故人一之於禮義則兩得之矣,一之於情性則兩喪之矣。……凡禮……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時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萬物以昌,好惡以節,喜怒以當。 楊倞注:「言禮能上調天時,下節人情。」〈性自命出〉說「喜怒哀悲之氣,性也。及其見於外,則物取之也」,又說「情生於性」。 同上注。所引語分別見 同上注。所引語分別見2號和3號簡。 古人對節性這件事很重視。〈性自命出〉講到了「動性」、「逆性」、「出性」、「厲性」、「養性」、「長性」,似乎不應不提「節性」。這也說明把「室(或加「心」旁)性」釋讀爲「節性」,是很合理的。下面我們再來討論「節性者故也」的「故」字的意義。 〈性自命出〉本身對這個「故」字的解釋是「有爲也者之謂故」。 同上注。所引語見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