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生态文明-安徽环保厅.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共建生态文明-安徽环保厅

卷首语 共建生态文明, 让我们从“心”做起 ’ “ ” ToEstablishEcological Civilization,Let sDo ItFrom theHeart 姻(江苏)梁江涛 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 大江大河的治理和节能减排的推进,工业污染源得到有 明,共享绿色未来”,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 效的收缩,而面广量大,涉及寻常百姓的生活污染源却汹 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强调生态文明、绿色 涌而来,势不可挡。可人们“前门吃喝拉撒,后门排污下 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 河”,一遇到污染,习惯于投诉和指控工业企业而忽略了 展之路做出贡献。 生活污染源,每个人都先入为主地排除自己对环境造成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科 的负荷,将“手电筒”照向别人。共建生态文明,缺的不是 学发展的应有之义,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和引 榜样和警示,而是每一位公民的自省、承诺与行动。 导,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因此,增强全社会的生态 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它非常苛刻而严厉 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运用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 地要求人类放弃工业与商业文明带来的急功近利的享 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维护生态、保护环境的 乐主义,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到火烧眉毛无动于 行动中来,进而形成全社会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显得尤 衷的自私心态,必须以自我觉醒与自发的积极行动,毫 为重要。值得欣慰的是,环保公益与共建生态文明已经 不迟疑,从当下开始,彻底改变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 在路上——— 局面。 北大教授、现年73岁的潘文石,对野生大熊猫进行 从上海世博会启动人类探寻城市发展,追求未来更 了长达17年的研究,为国宝大熊猫保存了一片自由安 美好生活的梦想之旅,到“地球一小时”全球环保活动如 榜上有名,到普通百姓争当 宁的栖息地。随后又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灵长类濒危动 约而至;从“环保公益人士” 物白头叶猴,并努力探索一条兼顾珍稀物种、生物多样 “垃圾分类示范家庭”;从节能减排进入“十二五”重点环 性保护和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的有效途径。他相信只要 保目标,到低碳生活成为一种人人趋之若鹜的时尚,这 每个人都贡献一点力量,整个世界就会越来越美。 一切都见证了一个人做一件环保之事并不难,难的是坚 全国劳模、人称“北京好人”的农民工李高峰,十年 持做环保之事;最难的是不但自己做环保之事,还要带 热衷首都环保公益事业,他用一个人的微薄力量凝聚起 领更多的人做环保之事。的确,守卫我们共同的环境,重 7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行动让他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 构绿色生态文明,需要公众真诚加入;需要每个人的强 “环保明星”。 烈痛感和真实诉求。生态文明要的不是做秀式的愤世嫉 …… 俗,不是在怨天尤人中选择逃避,而需要每一位公众从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人自觉参与、积极作为、共建 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心”做起,将减少污染、建设生 手电筒思维”令人忧虑。“六 态文明融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地球上最后一滴 生态文明的格局远未形成。“ 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饮用灌溉;八十年代开始变 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绝非危言耸听。我们唯一能做的 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这首民谣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上 就是携起手来,捧出真诚,付诸行动,避免“危言”成为未 个世纪不同发展时期我国一些地区水质的变化。近年来, 来的现实。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