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点接地模型电池组绝缘检测研究.docVIP

基于多点接地模型电池组绝缘检测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多点接地模型电池组绝缘检测研究

基于多点接地模型电池组绝缘检测研究   摘 要:针对铁路客车用串联电池组中各电池单体均有出现接地的可能,该文提出多点接地的模型和电池组最大漏电流的概念,推导了最大漏电流的位置、测量方法及其表达式,对电池组的接地问题进行研究。MATLAB/Simulink的仿真结果和实验测试数据证明了该文采用的模型、测量方法和推导过程的正确性。   关键词:电池组 多点接地模型 最大漏电流 等效电路   中图分类号:TM93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056-03   Abstract:Based on multi-point grounding model of battery packs, maximum leakage current and concept of battery equivalent grounding resistanc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expression under multi-point grounding model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nd also study on the issue of battery grounding. Simulation result by Matlab/Simulink and test data by experiment validate the mod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process of deriving adopt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Battery pack Multi-point grounding model Maximum leakage current Equivalent circuit   随着铁路客车的日新月异,车载用电设备越来越多,同时带来的问题是对于车辆的电源系统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铁路客车车载电源与其它电源有所不同,电池组的能量必须满足在故障条件下各负载的正常供电,保证在外部供电停止的情况下能够维持一定时间的供电电源。目前,铁路上辅助电源系统用110蓄电池组大多为镍镉电池,也有研究人员在尝试利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来替代镍镉电池,即延长电池寿命,又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但是,不管是镍镉电池组还是锂离子电池组,为了让电池组达到一定的功率和电压等级,电池单体需要串并联成组使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池组由于环境潮湿、电池极片老化、尘土附着和连接线缆绝缘层磨损等多种原因,可能导致电池组对车体之间的绝缘出现问题。当电池的电压超过安全电压,并且电池对地(车体地)出现漏电的时候,不仅会导致电池出现放电而导致能量损失甚至安全隐患,还可能对用户和维护人员造成人身伤害,所以电池的对地的漏电流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以往对直流系统漏电流的研究多按单点接地或正负母线对地的模型进行考虑[1-5]。然而对于由电池组构成的直流系统,由于每节电池的与地之间都有可能出现漏电的问题,所以为了更真实的模拟电池组的实际情况,该文提出多点接地模型和电池组漏电流的概念,推导了最大漏电流的位置和测量方法,得到了其数学表达式,对承租电池的漏电流进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模型、测量方法、过程推导及结论的的正确性。   1 接地测量基本原理   依据 IEC 60479-1的标准,人体没有任何触电感觉的阈值电流为2 mA。如果人或其他物体构成动力蓄电池系统(或高电压电路)与地之间的外部电路,最坏的情况下的泄漏电流不允许超过2 mA。基于以上描述,电池组是否漏电流正常的依据就是:人体直接接触电池组任何一点时,流过人体的电流都小于2 mA。   电池组某点的泄漏电流的定义为人接触电池组的该点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将该点直接和地短路时电池组和电底盘之间的泄漏电流称为该点此时的最大泄漏电流。电池组的各点的最大漏电流的最大值就是电池组的漏电流。只要该值小于2 mA,人体接触电池组的任意一点都不会有触电的感觉,此时的电池组才是安全的。   以1节电池为例,可见人可能接触电池的正极或负极,电池的模型及等效电路参见图1。其中V1为电池电压,R0,R1分别为该处的接地电阻,Rh为人体电阻,I0,I1为流过R0和R1的电流,Ih为流过人体的电流,Vp和Rp分别为人体触及电池正极的时候的等效电压和等效电阻,Vn和Rn为人体触及电池负极的时候的等效电压和等效电阻(下同)。   同理,对于两节电池的接地情况、等效电路和表达式参见图2。对于更多电池的电池组,可以通过单节电池模型和两节电池的等效电路进行多次组合得到,在此不再赘述。可见:   (1)无论Rh接于何处,电池系统都可以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