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岭南民艺平台口述盆景研究与教育探索.docVIP

基于岭南民艺平台口述盆景研究与教育探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岭南民艺平台口述盆景研究与教育探索

基于岭南民艺平台口述盆景研究与教育探索   摘要:以“蓄枝截干”为主要核心技艺的岭南盆景作为中国盆景艺术的一朵奇葩,一直是岭南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随着时代的变迁,岭南盆景在技艺传承、系统研究和实践推广等方面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华南农业大学岭南民艺平台立足于这些现状,从岭南盆景人与物之间的动态关联过程出发,基于风景园林学科范畴,以口述史的研究视角对岭南盆景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岭南盆景;匠作工艺;口述史;传承教育;岭南民艺平台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6-0008-04   中图分类号:S688.1; TU986   收稿日期:2017-12-04   文献标志码:A   修回日期:2017-12-14   Abstract: Lingnan Bonsai, which has the core skill of “cultivating branches and trimming trunk”, is not only an outstanding Chinese Bonsai art style,but also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Lingnan culture and art. As the times change, Lingnan Bonsai faces variou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skill transmission, systematic study, practice and popularization. Based upon the status que, Lingnan Craftsmanship Platform of SCAU keeps on studying on con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for Lingnan Bonsai skills in methods of oral history, and focuses o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subject (craftsmen)-object (bonsai and skill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ield.   Key words: Lingnan Bonsai; Craftsmanship; Oral history; Inheritance education; Lingnan Craftsmanship Platform   1?X南盆景的历史与现状   1.1岭南盆景的发展概述   “盆景清芬,庭中雅趣”,以花木、山石、水、土为主要素材的盆景艺术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传承历史,并伴随着中国园林发展演化,成为我国造园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承悠久的盆景艺术受不同地域文化和生境的影响,孕育出手法与风格迥异的盆景流派,各具特色。其中,扎根于岭南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的盆景艺术也发展出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流派―岭南盆景。   回顾岭南盆景的发展历程,其形成独立的风格流派,始于上世纪20至30年代:以孔泰初为代表的第一代岭南盆景匠师冲破传统盆景营造蟠扎为主的技法,师法老年荔枝树回旋曲节,盘根错节的树姿,以“大树缩影”为蓝本,开创蓄枝截干的新技法;同时期,珠江南岸以广州海幢寺住持素仁和尚为首的盆景爱好者则旨在以禅意入盆,作写意盆景,由此开创了以“素仁格”命名的盆景型格;出身于岭南画派世家的苏伦则吸收岭南画派的画论,创作出枝法严谨、崇尚自然的盆景作品;而后陆学明又打破旧有构图平衡的范式,创作别开生面的“大飘枝”,“水影式”等型格,丰富了岭南盆景的创作样式。在上世纪发展至今,在不足百年间,岭南盆景已凭借其以修剪为主的“蓄枝截干”技法,跻身于中国盆景八大流派之一,为众多盆景艺术家所推崇与学习。   1.2岭南盆景的传承挑战   岭南盆景在不足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的延绵生机,源自于一代代匠师对其核心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从岭南盆景的技艺传承模式看,当下大部分岭南盆景的传承与教学依然停留在小范围的师徒传承、口传心授的民间匠作教育模式,尚未被系统地纳入高校相关专业的教育体系中,技艺传承与科普受众群体不够广泛,年轻一代的关注度不够等传承问题。   其次,从岭南盆景的技艺传承周期看,传统匠作传承方式往往要求学习者长时间浸入式的工艺实践磨炼,盆景的实践周期又因其工艺载体的特殊性―必须尊重花木的生长周期,而变得更为漫长。岭南盆景的技艺特征也进一步延长了实践周期。以“蓄枝截干”为核心技艺的岭南盆景要求盆景匠师根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