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地基雷达技术大坝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基于地基雷达技术大坝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摘 要:本文基于笔者从事大坝变形监测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最新的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应用于大坝变形监测为研究对象,论文选取某水电站大坝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具体的监测思路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结论表明,基于地基雷达技术监测获取的是区域性大面积形变信息,相对传统单点监测信息量更大,可以提取高精度的变形信息。
关键词:大坝 变形监测 地基雷达 INSAR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1(a)-0078-02
大坝及边坡稳定性问题是当前我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个关键工程技术难题。传统的精密水准仪、全站仪以及GPS等大地测量方法仅能获取单个监测点的变形信息,很难满足水利工程灾害预测的实际需要。基于星载平台的SAR干涉技术受雷达视角、失相干和大气延迟的限制,无论是常规SAR干涉法还是更为先进的SAR影像时间序列探测法都难以胜任,具体原因有:(1)SAR影像时空失相干使干涉相位质量差,降低变形监测的可靠性;(2)卫星重访周期长,变形监测时间分辨率低;(3)山区坡度大,容易形成图像阴影;(4)星载SAR视角固定,部分变形体无法监测到;(5)山区高差大,大气延迟误差大。近十年来,人们将干涉平台从空中移至地面,开发了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 GBINSAR)变形监测新技术,该技术基于微波主动成像方式获取监测区域二维影像,能在几分钟内获取数平方公里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变形信息。本文在分析GBINSAR变形监测系统及其成像特点的基础上,对隔河岩大坝进行GBINSAR变形监测试验,并将结果与同期的垂线监测结果进行对比。
1 GBINSAR成像与变形监测
1.1 GBINSAR成像
地基SAR系统由雷达传感器、滑动轨道、计算机和供电模块组成,图1为意大利IDS公司与弗洛伦萨大学联合研制的IBIS-L(image by interferometirc survey)系统,该系统利用安装在滑动轨道上的传感器模块生成、发射和接收雷达信号,用USB接口连接计算机,通过传感器在滑动轨道上的滑动产生合成孔径效果,地基SAR以固定的视角不断地发射和接收回波信号,经过聚焦处理后形成极坐标形式的二维SAR影像。在影像像元内,距离向分辨率是固定的,而方位向分辨率与像元夹角及目标距离有关,通过距离向和方位向的结合,监测区域被分割成若干个二维的小单元,距离越远,方位向分辨率越低。由于地基SAR发射雷达波束,并根据地表反射回波的接收顺序记录并处理成SAR影像,这样距离近的反射目标就先被记录下来,这种成像模式导致了SAR图像中的透视收缩、顶底位移和雷达阴影等几何形变现象,给地基SAR影像解译造成困难。图2为这几种几何畸变的示例。
1.2 地基SAR变形监测
设地基SAR两次测量中目标发生视线向变形,考虑到大气延迟以及测量噪声的影响,两次测量的相位差表示为:
2 IBIS-L变形监测试验与结果分析
2.1 测区概况与数据采集
某大坝为“上重下拱”重力拱坝,坝顶高程206m,最大坝高151m,坝顶弧长648m;溢流段位于坝的中部,共设7个表孔,4个深孔和2个放空兼导流底孔,表孔堰顶高程 181.8m,尺寸为12m×18.2m;深孔孔底高程134m,尺寸为4.5m×6.5m;底孔孔底高程95m,尺寸为4.5m×6.5m,各孔口均用弧形闸门控制操作。电站厂房位于右岸河滩阶地上;左岸是300t级垂直升船机,中间错船渠长400m,宽30 m。
IBIS-L采集点位于大坝下游左岸1300m处,采用连续监测模式,从2013年7月27日20时到8月2日11时,历时5天14小时48分钟。数据采集范围为-45°~45°,距离0~1299.8 m,分辨率分别为0.252°和0.50m,共获取地基SAR影像1330景。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考虑到方位分辨率与距离有关,将原SAR影像用极坐标表示,P1~P4分别对应A~D区域,Pt1、Pt6、Pt12位于坝体上,Pt3、Pt8、Pt14位于表孔泄洪闸上,R为高相干像元。可以清晰地解译出坝体A及7个表孔、右岸电站及边坡阶梯B、左岸升船机及错船渠D,特别地,位于大坝下游的4排锚桩C反射信号明显。变形监测干涉处理采用直连组合方式获取干涉图。数据处理时像元选择的质量控制标准为:热噪声信噪比大于15.0dB,估计信噪比大于10.0dB,时间相干系数大于0.50,相位稳定系数大于0.5。由于影像之间的干涉基线为零,干涉相位包含了监测目标雷达视线向的形变、大气延迟误差以及观测噪声。
生成目标P1~P4的雷达视线向相位时间序列,可以看出:(1)相位变化非常大,变化范围为-35~50mm;(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1.2.1 植物细胞的繁殖-有丝分裂.ppt VIP
- 2025年招生和对口招生文化素质测试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912.pdf VIP
- 广东省广州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VIP
- 大学物理1-1质点运动的描述.pptx VIP
-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博物馆里的抗战教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pptx VIP
- 中国机长观后感中国机长观后感范文.pdf VIP
-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含答案统编版 .pdf VIP
- 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pptx
- 课题申报书: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医学教育创新融合途径研究.docx VIP
- 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语料数据生态构建与治理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