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新理念辅导讲座
HYPERLINK /item/guoxh200/diaryhtml \t _blank 《教育新理念》辅导讲座
主讲:彭 晓
课堂教学的革命
1、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天然禀赋
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种系意义上的创新,也就是说,创新不创新是就他个人而言的,而不是与别人比是否有所创新。从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说,一名小学生发现了他个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与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未曾发现的东西,是等价的,虽然在社会价值上他们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说,创新更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创造性并不神秘。求异思维的冲动和能力,可以说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禀赋,是人生下来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障。它与人的智力水平并没有简单的正相关,而更多地与文化习惯、与教育影响相联系。? ? 2、创造始于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意识,进行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性教学。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意识、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有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3、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意识、另辟蹊径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4、学生没有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走进教室,没有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育就是“去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教育”。学生带着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5、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6、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的不断变化,知识的本质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学习科学知识很重要,而形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更重要。所谓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所谓科学精神,就是怀疑的、批判的、探索的、创造的精神。可是这种态度和精神不可能离开学科教学、离开学科发展的实际过程单独进行说教。它必须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之中。 7、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 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在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8、世界是综合的,人类为了认识世界非常聪明地将世界分割开来,进行了抽象的分析。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不断深化地对世界进行分析的过程。可是世界本身并不会因为人类的分类而发生任何的变化,自然现象也好,社会现象也好,依然是浑然一体的。 9、高分低能的本质——知识的割裂 10、知识的综合与知识的综合教育: 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两个或多个学科的边缘,在学科交叉、重叠的地方产生重大突破;在各个学科、在各行各业最活跃的人才总是具有强烈综合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此,它提出了三个相关的要求:第一,教师综合意识与综合知识的自我更新;第二,培养教师的大学改进课程结构,跨越学科界限,拓宽学术视野,培养适应综合性教学的新师资;第三,改进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结构,突破单科进修的固 定模式,为教师的跨学科进修提供机会。 11、简单内容的学习同样可以具有探索性,而复杂、深奥知识的学习照样可以是接受性的。我们可以把知识变成思想,也可以把思想变成知识。这全在于教育者的观念和实践。如同前面所说的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一样,探索意识也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所谓研究,首先最重要的是要觉察到 HYPERLINK \t _blank 问题,然后形成某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施指南《GB21345 - 2024黄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实施指南.pptx VIP
-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 VIP
- 气流干燥器设计说明书.doc VIP
- 《电子商务基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桶装水项目质量管理方案.docx VIP
- 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收放方法、集运箱和车辆.pdf VIP
- 压力管道壁厚及开孔补强计算.xls VIP
- 四五级拼音版 (20220824修订).pdf VIP
- 幼儿园区域留痕培训.pptx VIP
- 2025年贵州省高职(专科)分类招生中职生文化综合考试试卷(英语试题)676.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