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脂制取工艺跟设备1
* 可见,仅靠加热蒸发是除不尽混合油中的溶剂的,所以还必须配合以汽提的方法。 常规的混合油分离可分为二个步骤: ①混合油蒸发,即以间接蒸汽加热,蒸脱溶剂。 ②汽提。 在110~115℃的温度下, 通入压力为0.2~0.5kg/cm2的直接蒸汽,使混合油中的少量溶剂随蒸汽一起带走,以脱尽残留溶剂。 蒸发设备常用长管或蒸发器,汽提设备有升膜式管式汽提塔等。 * 溶剂回收 通过脱溶烤粕和混合油蒸发汽提工序,回收尾气。 设备有:冷凝器、分水器、蒸水罐及尾气回收装置等。 * 油料细胞内胶体中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转变为固体粒子悬浮于油脂中。 * 4.2 榨油的工艺流程 油料进入榨油机压榨时,必须有足够的可塑性和弹性,才能承受榨油机的压力,形成饼块和油路,使油脂从油料细胞中压出来。而塑性和弹性是由油料中的水分、温度决定的,所以在入榨前油料要经过精选、剥壳、轧坯、蒸炒等工序处理,这些工序构成了榨油前期的工艺流程。 * 液压式榨油的工艺流程: 油料 清选 剥壳 轧胚 炒胚 蒸胚 压榨 油饼 碎饼 再次榨油 粗滤 毛油 精炼 * 动力螺旋榨油的工艺流程 油料 清选 剥壳 轧胚 炒胚 蒸胚 压榨 油饼 第二次压胚 粗滤 毛油 精炼 第三次压胚 精品油 饼粕 * 4.3 压榨法提取大豆油 压榨取油的基本原理 ※ 压榨过程的物理化学本质 存在于细胞原生质中的油脂,经过轧胚、蒸炒处理,其中油脂大多数形成凝聚态。此时,大部分凝聚态油脂存在于细胞的凝胶孔道之中,压榨取油的过程,就是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使油脂从榨料中挤压出来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是属于物理变化。如物料变形、油脂分离、摩擦发热、水分蒸发等。 * 但在压榨过程中,由于水分、温度的影响,也会产生某些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如蛋白质变性、酶的破坏和受到抑制等。 ※ 压榨取油的必要条件 ① 物料条件(内部条件) 一般来说,施于油脂上的压力越大越好,油脂排出的毛细管直径越大,数量越多越好,流油毛细管越短越好;受压油脂的粘度越低越好。而温度是影响油脂粘度的主要因素。 * ② 榨油的外部条件 包括压力、水分、时间、温度等。 a. 压力,在某一定的压力条件下,榨料的压缩有一个限度,当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榨料不再被压缩,此时的压力称为临界压力或极限压力。合适的压力以不超过极限压力为宜。 榨料受压状态,分为静态和动态受压,一般说,动态压榨有利于出油。施压速度及压力变化规律,实践中采用“先轻后重轻压勤压”的方法效果较好。 * b. 水分高可塑性好,但弹性差,容易造成“拉稀”现象,甚至不出油或出油少。水分低时可塑性差,而弹性好,不易结成饼块,榨油过程中出干渣末,也会榨不出油来。所以经过蒸炒的含水量要合适,不可过干也不可过湿。 c. 温度过高,炒的时间越长,油料容易被炒焦;温度低,炒的时间短时,油细胞受热膨胀小,蛋白质热变性小,胶体不能被破坏,油也就析不出来。 * 4.4 浸出法制取大豆油 浸出法制油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取油技术。自1870年问世以来,经过了百余年的历史,其工艺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到目前为止,已成为世界油脂工业中植物油制取的主要方式。 * 4.4.1 浸出法制油的基本原理及要素 浸出法制油是利用能溶解油脂的溶剂,通过润湿渗透、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的作用,将料坯中的油脂浸提出来,然后把溶剂和脂肪所组成的混合油进行分离,回收溶剂而得到毛油,这个过程,基本要素是溶剂和料胚以及决定浸出效果的浸出方式和工艺参数。 * (1) 溶剂的选择(理想的浸出溶剂) ①能在室温或低温下以任何比例溶解油脂; ②溶剂的选择性要好,即除油脂外,不溶解其他成份; ③化学性质稳定,对光和水具有稳定性,经加热、蒸发与冷却不起化学变化; ④要求溶剂沸点低,比热小和气化潜热小,易从粕和油中分离回收; ⑤溶剂本身无毒性,呈中性,无异味,不污染; ⑥溶剂与油粕和设备材料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 我国制油工业实际生产中应用最普遍的浸出溶剂有工业乙烷或轻汽油等几种脂肪族碳氢化合物。其中轻汽油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溶剂,它是石油原料低沸点分馏产物,但最大缺点是易燃易爆,空气中含量达到1.25%~4.9%时,有爆炸危险。同时,轻汽油成分复杂,沸点范围较宽。 除此之外,还有丙酮、丁酮、异丙醇、丁烷以及一些复合型溶剂都可用于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