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四合一”钻具结构在吴410区块运用-陈宏伟.docVIP

m“四合一”钻具结构在吴410区块运用-陈宏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四合一”钻具结构在吴410区块的应用 长庆工程监督处 陈宏伟 摘要 “四合一”的使用使钻井速度大大提高。而“四合一”是指把PDC、单弯螺杆、短钻铤和稳定器四种工具一起运用的钻具组合。它具有防斜稳方位性能,复合导向的可调性,PDC的快速钻进优势从而达到了减少起下钻和滑动调整,很好的解放了机械钻速,本文从井眼轨迹控制,机械钻速出发分析四合一钻具如何对一口井的控制。 关键词 四合一 轨迹控制 技术提速 一、“四合一”钻具的结构及特点: “四和一”是把钻头、单弯螺杆,短钻挺和稳定器四种工具合并运用的一种钻具结构。它具有防斜性能,稳斜稳方位性能,复合导向的可调节性,钻头的快速钻进优势,达到减少起下钻和滑动调整从而缩短了钻井周期。 二、轨迹控制 1.吴410区块的地质简介 表1地质分层和岩性特征 地 质 分 层 设计地层 岩 性 描 述 界 系 统 组 底界深 厚度 新生界 第四系 225 225 黄土 中 生 界 白垩系 志丹统 环河 374 149 棕红色、灰色细砂岩、泥岩互层 华池 530 156 灰、褐、棕红色细砂岩、泥岩互层 洛河 880 350 紫红粗-细砂岩、粉砂岩夹泥岩。 侏 罗 系 中统 安定 986 106 灰绿、紫红、暗紫红色泥岩及浅棕、棕红色细砂岩互层。 直罗 1200 214 中厚层灰白色中砂岩。颗粒呈半棱角状,分选好,泥质胶结,较疏松。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下 统 延安 1439 239 灰色、灰黑色、深灰色泥岩与灰白色、浅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呈不等厚互层,夹薄煤层。岩性具有多旋回特征,地层以泥岩为主,在延4+5、6、7、10层沉积砂岩,与泥岩呈互层出现。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富县 1500 61 三迭 上 统 延长(长1-长6) 2005 505 深灰色泥岩浅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互层。泥岩质纯,性脆。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暗色矿物及白云母碎片,颗粒半棱角状,泥质胶结,致密-较致密。 一般说来吴410地区除洛河增斜率较高外,环河、华池、安定、直罗、延安、富县、延长的增斜率都比较低;而方位全井段的变化规律不强。 2.表层钻进 表层钻进主要工作是防斜打直,要作好表层防斜工作,首先、校正井架,使天车与转盘在一条铅垂线上,同时一开时,井眼一定要开直。再有就是操作的控制,前两三根钻挺转盘转速低些送钻时慢慢来,接着低钻压高转速打,尽量少使用全压钻进。 以新锐公司32002队的旗90-83为例来介绍,本井表层打198米。 表层测斜数据: 序号 测深 井斜 方位 垂深 位移 N值 E值 井斜变化率 方位变化率 1 31.32 0.18 185.29 31.3 0 0 0 0.6 -557.8 2 57.27 0.21 174.45 57.3 0.1 -0.1 0 0.1 -41.8 3 83.37 0.41 194.48 83.4 0.3 -0.3 0 0.8 76.7 4 110.44 1.0 183.61 110.4 0.6 -0.6 0 2.2 -40.2 5 139.35 0.87 202.55 139.3 1.1 -1.1 -0.1 -0.4 65.5 6 168.18 0.86 166.34 168.1 1.6 -1.6 -0.1 1 -125.6 7 197.1 0.98 182.12 197.1 2.1 -2.1 0 -0.6 54.6 备注:从上表可一看出本井的表层控制是非常成功的最大井斜也不过一度。 3.二开的施工思路 1.在依照设计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造斜点。 2.用本队今年一直使用良好的四和一,短钻挺长2.94米。 3.剖面依设计,全井段以微欠井斜进行轨迹的控制。 4.具体操作: 现以新锐公司32002为例进行介绍。 旗90-83井的设计数据: 设计井深2092.7米,设计方位244.15度,设计位移526.88米,最大井斜19.98度,造斜点290米。 (一)、定向段 二开下钻到底后钻进至测深出了表套,测斜开始定向,因根据这个井组前面大了的井来提前造斜更利于防碰。定完测斜数据: 序号 测深 井斜 方位 磁性工具面 位移 井斜变化率 方位变化率 9 264.3 0.31 223.6 341.7 2.7 -0.3 132.7 一般情况在井斜小于6.0度时我们用磁性工具面计算如何把工具面摆到我们需要的位置是否能对一口井的轨迹进行有效的控制,工具面摆放是关键。而影响反扭角的因素很多,有反扭矩的大小、钻柱的长度、钻柱与井壁之间的摩擦力等等,因而要想确定其大小很难做到。 现场一般用经验法和反算发。经验法:即在某井的某一井段初次定向或扭方位时,由于没有较近的参考点,因而只能靠老井同深度条件下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