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
- PAGE 164 -
- PAGE 165 -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
- PAGE 148 -
關於佛典電子化問題的探索和思考
——《趙城藏》電子文本校編過程中的實踐與啟示
照誠
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上海市佛教協會副會長
內容摘要:我們已處在資訊化時代,數位化和網路技術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人們處理資訊與獲取知識的手段,資訊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佛教文獻整理和知識的普及方面,數位化需求也日益突顯,並成為全球化的普遍趨勢。在數位化技術水準較先進的地區,如日本、韓國、美國以及我國的臺灣地區,佛典電子化,特別是佛教大藏經的電子化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2006年4月,上海龍華古寺與北京慧海文化資訊中心合作,啟動《趙城藏》電子化全文本專案,這是中國古版大藏經首次被製作成電子文本的宏大工程,也是彌補大陸佛教大藏經電子化空白的應時之舉。
電子版《趙城藏》工程已走過了三年多的歷程,在今後的幾年裏,還有更多新的難題需要解決,比如即將面臨的經文中悉曇字的錄入問題,目前還沒有找到解決方法,雖然已經有了悉曇字形檔,但卻沒有相應的輸入法;另外,我們還面臨著檢索系統的設置等許多問題。
一.佛典電子化的時代要求與積極探索
我們已處在資訊化時代,數位化和網路技術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人們處理資訊與獲取知識的手段,資訊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佛教文獻整理和知識的普及方面,數位化需求也日益突顯,並成為全球化的普遍趨勢。在數位化技術水準較先進的地區,如日本、韓國、美國以及我國的臺灣地區,佛典電子化,特別是佛教大藏經的電子化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在日本花園大學國際禪學研究所,一批從事佛教研究的有識之士在烏·阿浦博士的主持下,決定建立禪知識資料庫,並在之後的幾年中將幾十種禪學文獻錄入電腦,發行了名為《電子達摩》的光碟。繼起者還有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院,京都禪文化研究所等。他們,特別是烏·阿浦博士成為佛典電子化的開拓者。
1993年4月,一個國際性的組織——電子佛典推進協定會(EBTI)在發起人美國柏克萊大學蘭卡斯特教授的家中正式成立,蘭卡斯特任會長,烏·阿浦任主任。這個組織的宗旨就是推進和協調世界各國佛典電子化的工作。
在這個組織的推動下,1993年起,韓國海印寺的一項規模宏大的工程——《高麗藏》數位化全文本專案啟動了。這項工程的主管是海印寺的宗林法師,工程得到韓國三星公司在資金、人員及設備方面的全力支援。海印寺及三星公司的電腦專家和佛教學者在漢字編碼、輸入法及漢字缺字處理等各方面作了大量的創新工作,終於在2000年5月完成了《高麗藏》電子文本全部的製作工程,現已有光碟傳世。
與此同時,由日本全國各大學組成的佛典輸入團體SAT正在建立“大正新修大藏經原典資料庫”。SAT肇始于1994年成立的“大藏經原典資料庫研究會”。該研究會得到日本政府資金的支持,也得到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的認可。原典資料庫啟動的時間是1997年的6月17日,計畫用10年時間將日本《大正藏》1-85冊的全部經文,包含注文製成電子化全文本,並通過internet向世界公開;85-100冊的圖像部和目錄部資料庫也將在之後被列入計畫。就是說,在可預期的時間裏,另一項可以與海印寺電子版《高麗藏》媲美的宏偉工程將惠及國際佛教學術界。
請參考:烏·阿浦著,劉建譯《〈高麗藏〉電腦輸入工程考察記》;杜正民撰《電子佛典推進協定會(EBTI)簡介》,《佛教圖書館訊》15期(1998.09);王雷泉、劉京民撰《從網際網路到因陀羅網,從知識經濟到善知識經濟——以中文佛教網站及學術資源為例》。
在電子版大藏經製作的眾多組織中,我國臺灣地區的佛教學者更是做出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早在1993年,臺灣的蕭鎮國先生就獨自主持了佛典的錄入工作,將《阿彌陀經》、《六祖壇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等十幾種佛典製作成電子文本。在此基礎上,自1995年起,他又在內地深圳開始錄入日本《大正藏》,至1997年,完成《大正藏》前25冊的文本錄入,從而開臺灣佛教界製作電子版大藏經之先河。之後,蕭先生提供了《大正藏》前25冊電子文本,授權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進行後續處理。以恒清法師為代表的台大佛教研究中心,於1997年11月 6日成立25T小組,將製作電子版《大正藏》的計畫正式提上日程。緊接著,在恒清法師的奔走下,電子版《大正藏》的工作首先得到中華佛學研究所創辦人聖嚴法師的支持,中華佛學研究所在聖嚴法師的指示下,為電子版《大正藏》項目提供人力和財力等全方位的支援,實際上成為電子版《大正藏》的主辦方。1998年2月15日,在“中華佛學研究所”、“北美印順導師基金會”的贊助下,“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在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