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理论〉导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形式理论〉导读

Tamanaha論論形式與實質的法治理論 On the Rule of Law第七、八章導讀 PAGE PAGE 2 第七章〈形式理論〉導讀 壹、前言:形式與實質的法治理論 一、兩種法治理論:形式與實質 較單薄 ─────> 到 ─────> 較厚實 形式觀 依法統治 形式合法性 民主┼合法性 實質觀 個人權利 尊嚴及/或正義的權利 社會福利 二、形式法治理論 著重法律的「制定方式」、「清晰性」、「可預期性」→著重合法性(legality)的適當來源與形式。 不對法律內容作任何判斷。 三、實質法治理論 法治具有其形式屬性(formal attributes)。 法治的要素亦包含對於法律內容之要求 → 符合正義或道德原則 → 實質權利。 良法(good law)vs. 惡法(bad law)。 貳、形式法治理論的三種類型 一、依法而治(rule by law) 法律=政府行動的工具。 Rule of Law=Rule by Law=Rule by Government=Rule by Politician=Rule by Arbitrary Will. 二、形式合法性(formal legality) 要素:普遍、清晰、公開、穩定、可預期、不溯既往、一致、可行 ↓ 功能或目的 促進個人自主與尊嚴=liberty under the law=legal liberty 政治與道德中立 ↓ 兩個爭議 如何理解平等(equality)的意義? 法治本身是否也是一種道德上的善(moral good)? 形式合法性=道德善 Fuller:形式合法性=道德善 → 形式合法性好在哪裡? Raz:形式合法性≠道德善=道德中立 → Raz的主張為何? 專制獨裁的形式法治國是否值得服從? Yes → 形式合法性=道德善 No → Rule of Law=legal limitation on the Sovereign → 形式合法性~Rule by Law 形式合法性=道德中立的規則之治 法律即規則 → 普遍、明確、清晰、可預期。 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的法治觀 → 規則之治可以確保市場交易的安定與可預見性。 社會福利國家是否有違規則之治的法治理想? 規則之治與法律之內容無涉 → 適用於任何制度之國家。 規則之治is socially beneficial 行政權與裁量權的擴張不必然威脅規則之治。 社會福利國家依然可以是符合形式合法性(規則之治)要求的法治國家。 三、民主與形式合法性 民主=實質內容空泛的決策程序 雅典:freedom=live under laws of one’s own making Habermas:Legality=Legitimacy of self-determination 形式合法性的權威來自民主(人民的同意)。 法律正義來自程序的保證 → 法律的正當性=程序理性 → 良法=經由良好程序制定之法。 What kind of consent is required? → Kant?Habermas?Locke? 民主形式法治觀的問題? PAGE PAGE 4 第八章〈實質理論〉導讀 壹、個人權利:Dworkin權利法治觀的分析與反思 Dworkin的權利法治觀 人民擁有道德與政治權利 個人權利應被實證法肯認,並成為實證法整體的一部份 法治是建立在追求正確個人權利觀點之上的政治理想 存在正確的法律答案 反思與批判:不存在正確答案 道德歧異(moral disagreement)的不可避免性 道德懷疑論或道德相對論的質疑 權利論述不存在正確答案 貳、權利的反民主意涵 權利的反民主意涵(I):權利限制(勝過trump)民主 個人自由/個人自主/個人權利 > 政治自由/人民自治/民主立法 ↑ 對民主的限制(保障權利)來自民主本身 權利為優質民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權利的反民主意涵(II):司法審查的反民主性格 司法違憲審查機制是反民主(多數決)的、主觀恣意(無可決性)的 ↑ 反駁1:權利的字義(plain meaning)解釋理論 ←? 反駁2:權利來自原則社群(真正民主社群)的論述 ←? 反駁3:司法審查來自法官的善意審查 ←? 反駁4:權利有其客觀性 ←? 參、政治的司法化 德國的法治國(Rechtsstaat)理念 哲學基礎:康德的形式權利理論 德國基本法的實質法治觀:尊重與保護人的尊嚴乃國家行為的指導原則 政治司法化 人性尊嚴權利的至高性 政治議題轉化為憲法的解釋議題 司法權的全球性擴張 美國、德國、歐盟、東歐、拉丁美洲 ↑ 對政治自治自由的嚴重威脅 有害法治 → 法治即法官之治 →人治 肆、形式合法性、民主與個人權利 統一的法治觀 (一)T.R.S. Allan的主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