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4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一讲 文言阅读 第18篇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课件
* 第18篇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与自己同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三、问题探究 1.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方法是什么? 写月色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方法: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 2.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闲人”意为“清闲的人”,在这里并不是闲极无聊,无所事事,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情感: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 ;①仕途失意的落寞 ②自我排遣的旷达。 5.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①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 。 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四、文章中心 本文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所见的月下美景,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①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②得二千,复发橐③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饘(zhān)粥:稀饭。②裒羡缗:聚集剩余的铜钱。③橐:口袋。 已经 交换 很、非常 积聚、储藏 C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4.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说自己是“闲人”,他真的是“闲人”吗?请结合选文分析。 不是。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苏轼为民请命减少赋税、救济灾民、救治难民等,做了很多有益于百姓的事情,所以他并不“闲”,“闲”在这里表明了苏轼豁达乐观的胸怀和聊以自慰的人生态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语文总复习 分册复习练 九 文言文.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 分复习练 九上 现代文.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 分册复习练七上 文言文.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 分复习练 九下 现代文.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知识清三 难读、易读错字.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知识清单七常考近义词辨析.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知识清单六 诗词名句分类集锦.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积累和运用 知识清单 常考近义词语辨析.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积累和运用 知识清单七陕西中考名著导读.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1部分 积累和运用 知识清单四 标要求背诵的21篇文言文常考名句.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5部分 作 第五讲 审题——抓住关键信息,让目的明确.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5部分 作文 第九讲 言——精心锤炼语言,让文采飞扬.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4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一讲文言文阅读(四与朱元思书课件.ppt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5部分 作文 第八讲 结构——合理布局结构让层次清晰.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5部分作文 第七讲 选材——积累写作素材,让内容充实.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5部分作文 第四讲 材料作文.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诗词及文言文阅读 附录七:古诗词经典名赏析集锦.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4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讲 文言文阅读 第6篇《列子》一则[新增]课件.ppt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4部分 古诗阅读 第一讲 文言文阅读 专题二 文言句式与翻译课件.ppt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4部分 诗文阅读 第一讲 文言文阅读 第19篇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有增加]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