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 第十四讲 原子与原子核.docVIP

高考第一轮复 第十四讲 原子与原子核.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第一轮复 第十四讲 原子与原子核

克拉玛依高级中学物理高考复习讲义 交变电流 电磁场与电磁波 PAGE PAGE 8 第十四讲 原子与原子核 一、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 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 α粒子穿过金箔后,绝大多数沿原方向前进,少数发生较大角度偏转,有的甚至被弹回。 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原子半径大约为10-10 m,核半径大约为10-15~10-14 1.装置及过程: 图为α粒子散射实验的示意图,用放射源产生的α射线轰击金箔(金箔的延展性最好)。 利用荧光屏和显微镜围绕金箔沿着图中虚线转动在近360°的范围内观察,用来统计向不同方向散射的粒子的数目。全部设备装在真空中,防止α粒子与尘埃的撞击。 2.实验现象: 如图大部分α粒子在穿过金箔时距离原子核很远受到的斥力很小,它们的运动几乎不受影响;只有少数的α粒子从原子核附近飞过,明显地受到原子核的库仑斥力而发生大角度偏转。 按照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 二、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半衰期 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有三种: ①α射线是高速α粒子流。α粒子的电荷数是2,质量数是4,实际上就是氦原子核。 ②β粒子是高速电子流。 ③γ射线不带电,它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 1.天然放射现象 (1)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首先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人类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 (2)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都有放射性,原子序数小于83的天然存在的元素有些也具有放射性。 2.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性,核的衰变 (1) α射线:速度约为光速的氦核流,贯穿本领最弱,电离作用最强。 (2)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速度可达光速99%,贯穿本领较弱,电离作用较强。 (3) γ射线:光子,贯穿本领很强,电离作用最弱。 (4)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物质所处的物理状态及化学状态无关。它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仅与原子核的内部因素有关。它描述放射性元素衰变快慢。 (5)半衰期计算公式:N′=N0()n  m′=m0()n 其中n= 式中:N′、m′为衰变后剩余的原子数量和质量,N0、m0为衰变前原子数量和质量,n为半衰期个数,t是所用时间。 三、.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原子核的组成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原子核人工转变: 用高能粒子轰击靶核,产生另一种新核的反应过程,即,其中为靶核的符号,x为入射粒子,是新核,Y是放射出粒子的符号。 发现质子的方程:(卢瑟福) 发现中子的方程:(查德威克) 发现正电子的方程: (伊丽芙·居里夫妇) 原子核的组成统称为核子。 核反应方程遵循两个守恒关系,即核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   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其主要应用是: ① 利用它的射线作探测或辐射等。 ② 作为示踪原子。 1.对于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既然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那为什么还会从原子核里发射出α粒子、β粒子?实际上,发射出来的α粒子和β粒子仍是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结合或转化而成的。 α粒子是原子核内的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在一起发射出来的,β粒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发射出来的。 所以不能因为从原子核中发射出α粒子和β粒子就认为原子核也是由它们组成的。 2.关于核反应方程的书写 常见的核反应分为衰变、人工转变、裂变、聚变等几种类型。 无论写哪种类型的核反应方程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遵守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的规律。有些核反应方程还要考虑到能量守恒规律(例如裂变和聚变方程常含能量项)。 (2)核反应方程中的箭头(→)表示核反应进行的方向。不能把箭头写成等号。 (3)在写核反应方程时,应先将已知原子核和已知粒子的符号填入核反应方程一般形式的适当位置上,然后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规律计算出未知核(或未知粒子)的电荷数和质量数,最后根据未知数(或未知粒子)的电荷数确定它们是哪种元素(或哪种粒子),并在核反应方程一般形式中的适当位置填写上它们的符号。 1.α衰变: α衰变的实质是其元素的原子核同时放出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粒子(即氦核),每发生一次α衰变,新元素与原元素比较,荷电荷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即: 2.β衰变: β衰变的实质是其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时放射出一个电子。 每发生一次β衰变,新元素与原元素比较,核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即: 3.γ衰变: γ衰变是伴随着α衰变和β衰变同时发生的,γ衰变不改变原子核的电荷数和质量数。 4.确定衰变次数的方法: 设放射性元素经过n次α衰变和m次β衰变 后,变成稳定的新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