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青少年发展研究进展幻灯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 青少年研究:历史和现在 一、简史 1904年,霍尔:《青少年心理学》 一战后的德国,30年代的美国 二战后走进日本、前苏联 80年代后走进中国 二、早期的研究 (一)主题 1、青少年期的性质 特点:矛盾动荡性 影响因素:遗传――环境 强调遗传的学者:霍尔、弗洛伊德、格塞尔 强调环境的学者:华生、 勒温、班杜拉 2、自我发展的问题 霍尔(1904): 人生中“疾风怒涛”的时期,身体蕴藏极大能量、情绪不稳、易激动、烦躁不安,对外界及自身易产生怀疑、不信任感。 斯普兰格(1924):人生的“第二次诞生” 弗洛伊德(1923):《自我与本能》 埃里克森(1950,1968)《儿童期与社会》:自我同一性 3、认知发展:皮亚杰:60年代起 4、青少年问题行为:失业、犯罪、堕落、颓废 (二)特点 1、理论观点相互独立 偏重生物(霍尔、格塞尔) 偏重社会(华生、勒温、哈维格斯特、班杜拉) 偏重心理(斯普兰格、埃里克森、皮亚杰) 2、研究领域较狭窄 3、具有明显的咨询性青少年心理学倾向 三、当前的进展(80年代中期后) (一)主题 1、青春期及其影响 ①矛盾动荡观:深刻化 1999,American Psychologist: ②早熟、晚熟的影响:男?女? ③荷尔蒙对情绪、行为的影响:发现并没有早期想象的那么重要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系统 生理和性成熟 社会(规范、地位) 带来的新需要 相互加强 相互加强 新的独立性需要 心理成熟水平 a、生理和性成熟带来的新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b、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c、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d、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表现: 不稳定性:行为冲动,喜欢冒险 两极性:情绪表现常两极波动,易动感情,充满激情和热情,取得成绩或遇到高兴事就欢呼雀跃,一遇到失败和挫折就又极易愤怒或抑郁 闭锁性与开放性:对成人闭锁,对同伴开放 反叛性:反叛传统,喜欢标新立异 ▽青少年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疾病发病的高峰阶段; 品德不良最容易出现在青少年期,而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在违法犯罪总数中所占比例也较高; 其他象车祸、溺水、斗欧等意外伤亡率最高的年龄也是在青少年期。 2、自我发展 ①复杂深刻化 a. 具有多维度性:外表、学业、运动、社会关系、道德行为等 b. 具有情境的差异性; c.具有种族与性别差异 自尊:黑人?白人 男?女 ②注重对多元文化下、社会变革中自我的研究 a.种族同一性; b.自我同一性 同一性混乱:脱离社会发展进程;文化脱离;文化传入压力、文化距离(John Berry) 自我选择的文化 双重文化同一性 ——潘绮敏,张卫等:论全球化与当代青少年同一性的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 C.(中国人)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从贫穷→富裕 3、问题行为的原因及相关因素 ①焦点问题 反社会与暴力行为、 药物滥用(吸烟、酗洒、毒品 )与成瘾行为 未婚先孕、 青少年抑郁 ②表现与原则 a.要区分偶然的行为表现与持久的、已模式化了的危险行为; b.要区分青少年期才肇始的与先前阶段就已有根源的问题行为; c.青少年所经历的许多问题大多在本质上具有暂时性 d、内在问题与外在问题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 外在问题在青少年期呈倒U形发展曲线,即在青少年中期出现率达到最高峰,而后下降;内在问题在青少年早期增加并中晚期继续增加,在成年期迅速减少 而性别间:如抑郁的起源和表现在青少年期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成年期发生的抑郁的性别差异不显著(Kessler et al 1993) 4、亲子关系与家庭关系 ①亲子冲突 a.争吵确实增加 b.亲密度降低 c.不论对青少年还是父母的心理健康的发展都有影响 ②家庭情境下青少年的社会化 权威型/民主型(温暖、稳固)明显好于专制或放任的:更高的能力、心理社会的成熟度 更少亲密度与更多冲突的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成熟更早、更快,而没有父亲的女孩也如此 ③家庭作用的大小 青少年发展是受基因、家庭、非家庭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④兄弟姐妹的研究 a. 不同时期影响不同: 早期:冲突增多,关系相对跟同伴的比较更消极 中晚期:逐渐减少,更平等和能忍耐 b.不同的亲子关系会导致不同的兄姊关系,从而导致不同的同伴关系,并导致不同的心理调节(学习能力、社会能力、自主性、自我价值等); c.对不同子女教

文档评论(0)

mkt36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