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课件:板块四 阶段知识扩充16 .pptVIP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课件:板块四 阶段知识扩充16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课件:板块四 阶段知识扩充16

阶段知识扩充 一、北宋精致的分权制衡 北宋制度设计的目标是分权制衡。目的就是让除皇帝之外的任何个人、群体或机构都没有可能大权独揽。其实,就连皇帝也是在这“相维相制”里面的——纵然大权在握,基本上也做不到为所欲为,还是有力量可以约束皇权的。 1.为防范军人,采取“兵权宜分”的策略 (1)把全国各地地方军队中的精兵悉数搜罗到中央,编入禁军,在首都地区驻扎,让皇帝直接掌控的禁军成为宋朝国家唯一具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各地剩下的由地方政府直接管控的军队叫做厢军,人少、个儿矮、待遇差、基本无训练。其主要功能是卖苦力,比如修城墙、看仓库、运送物资等。这样的军队是连小股土匪都挡不住的,就更别提抗衡中央了。 (2)禁军的最高司令部,从建国之初的两个变成了三个,最高军事将领的级别随之降低。 (3)禁军的三个司令部只有管理军队的权力,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调动军队,必须要枢密院的兵符,而枢密院的长官从来都不是军人。用非军人来牵制军人。 (4)实行“更戍法”:从中央派禁军来守边境——禁军以500人为单位、以半年到一年为通常期限,轮流守边。 2.为防止地方割据,从中央到地方,权力分割、互相制约、互不统属 (1)宋朝的中央政府是“三权分立”的,行政、军政、财政分别由中书、枢密院、三司三个机构管理。中书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宰相府。但是,宋朝的中书不管军政,也不管财政。枢密院的级别比中书略低,三司更低,但是,这两个机构的长官都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在宋朝中央,还设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御史台和谏院,前者负责行政监察,后者专司舆论,皇帝的错误、朝政的缺失,御史台和谏官都可以提出批评。御史台和谏官的活跃让宋朝政治一度呈现出积极的状态,这是一种宝贵的自我纠错机制。 (2)从地方上来看,宋朝的地方政府比较固定的设置是州县两级。宋朝政府从中央派出文官去管理州政。文官知州,手里又没兵,当然不会形成割据隐患。知州还有一个新设的副手叫做“通判”。知州有什么重要文件,需要跟通判联署,所以,通判对知州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制约。 3.皇帝也受到各种制度传统的约束 (1)宋朝的官员有着批评皇帝的制度、渠道和态度,论制度,宋朝有专以批评纠错为职责的御史台官和谏官,他们享有言论特权;论渠道,不同级别的官员可以通过面见皇帝、书面上疏等多种方式提出自己对国家大事、朝政缺失的看法。 (2)修史制度。 二、劝善惩恶的史学传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向来重视史学的道德教化作用。所谓劝善惩恶,就是对历史上的善人、善行直书其善,加以褒奖肯定,使其流芳千古;对历史上的恶人、恶行直书其恶,加以贬斥否定,使其遗臭万年,从而达到激浊扬清的目的。 孔子作《春秋》,“善褒贬,别善恶”,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目的就在于劝善惩恶。正如孟子指出的:“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一书,字里行间都隐含着褒贬之意,如同样杀人,就有杀、诛、弑等不同的字眼表述,杀无罪者曰杀,杀有罪者曰诛,下杀上者曰弑。这就是所谓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自《春秋》兴褒贬臧否之法治,劝诫、规谏即成为中国史学之定法,为后世史家所宗所本。 中国古代史著中,对克己奉公、舍生取义、廉洁自律、刚直不阿的忠臣贤相;对热爱祖国、抵御外侮、捍卫民族独立与统一、维护民族利益与尊严的民族英雄;对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求贤纳谏、躬行节俭,治绩卓著的明君英主,一句话,凡是为民族进步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史学家都为其树碑立传,予以热情的歌颂和褒奖。相反,对骄奢淫逸、纵欲无度、拒谏绝贤的昏君乱主,对弄权肥私、残害忠良,祸国殃民的佞臣奸相,对贪赃枉法、扰民害民的贪官污吏,对卖国求荣、屈膝投降的民族败类,对见利忘义、丧失人格的无耻小人,史学家也秉笔直书,予以无情的揭露和鞭笞。 在中国古代,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成为历代志士仁人所向往追求的崇高目标,它激励着人们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利益,鞠躬尽瘁,英勇奋斗,慷慨赴死。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诗句,就是这种追求的生动反映。另外,也有一些人因害怕史留恶名、遗臭万年而不得不对自己的贪欲和恶念有所抑制。就连至高无上的帝王,也不能不有所顾忌。宋太祖赵匡胤曾在一怒之下用斧柄打掉一位大臣的两个门牙。那位大臣将落齿拾起置入怀中。宋太祖骂道:“汝怀齿,欲讼我耶?”大臣答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宋太祖自知凭一时之怒而辱打大臣,有背君臣之义,害怕史官记下来,留下千古恶名,随即转怒为喜,并赐金帛慰劳之,想堵住那位大臣的嘴。但是这事最终还是让史官记下来了。 三、宋代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宋代的土地关系和土地经营方式主要是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及租佃关系,而且租佃关系较之唐代又有了更大的发展。 1.宋代租佃关系的第一个特征,是土地出租者与租佃者之间广泛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国家将其直接占有的土地出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