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首发》广东省汕头市某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VIP

《KS5U首发》广东省汕头市某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KS5U首发》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PAGE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 高一文科班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 西周至春秋时期朝聘礼的程序贯穿着礼物互赠,西周的礼赠具有“重礼轻财”与敬让之意,春秋时期礼赠发生了轻礼仪、重献物的转变。这反映了 A.宗族宗法的礼乐文化消亡 B.等级尊卑分明的社会秩序崩溃 C.王道体系取代了霸政体系 D.以国力为标准的等级制度形成 3. 图1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烨。这些农具的使用 A. 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 D. 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图1 4. 秦律规定:百姓应缴纳的田租,一年完了没有缴清,以及有向国家借贷的财物未还的,官方追讨文书下达超过三十天仍不还,罚欠租者及主管官员各一甲(约1344钱),县丞、令等官吏各一盾(约672钱);欠租者逃亡而死掉,又没有后人、欠债无法追讨的,责成主管官员代为偿还。由此可见,当时 A.官员执行公务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 B.百姓的负担非常沉重 C.法律视官员为国家的债务人 D.官员与百姓处于同等的经济地位 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 A.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 B.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 C.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 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 6. 表1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7. 宋代社会出现“士商合流”的现象,一方面商人劝子读书仕进或弃商从儒,一方面士人摆脱儒家“君子安贫若素”的古训,投身于商贾行列。该现象有助于 A.新的商业文化的形成 B.对外贸易的发展 C.程朱理学地位的加强 D.社会性质的变化 8. 明初,朱元璋曾谕户部: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撙节用度,自有余饶。轻福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嘉靖九年,又将赋役名目统一后折银征收,减少征收环节,使各级官吏难以巧立名目渔利。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 减轻贫困以缓和社会矛盾 B. 增强中央政府财政实力 C. 限制苛扰以促进农业发展 D. 适应封建商品经济发展 9. 下表是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 年份 人口(万人) 耕地(万顷) 耕地负荷(人/顷) 米价(千文/石) 1724 533.6 80.0 6.7 0.575 1753 1651.4 83.1 19.9 1.012 1784 3283.2 89.8 36.6 1.412 1820 4799.2 95.0 50.5 2.432 综合表格可知,以下与米价变动原因无关的是 A.政府政策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吸引城镇进程 C.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 D.土地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 10. 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其反映的实质是 乾隆时代(1793年) 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 咸丰时代(1860年) 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 同治时代(1873年) 英、法、俄、美等六中使节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 A.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B.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历程 C.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 D.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斗争 11. 1900年清廷对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