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测)(含解析).docVIP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测)(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测)(含解析)

PAGE PAGE 22 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 (时间:90分钟,分值:150分) 班级 学号 得分 1、【2018届百校联盟TOP20四月联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10分) 古风(其四十九)① 李白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由来紫宫②女,共妒青蛾眉。 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 【注】①李白少负不羁之才,志在济世。初入长安,即作《玉真仙人歌》,欲见到玉真公主,希望陈诗于帝王之前。其结果是未见仙容,反遭玉真侄婿张垍之冷遇,败兴而归。李白自伤其才质之美,有不遇之慨,遂化用曹植《杂诗》“美人迟暮”之意写下此篇。②紫宫:皇帝的居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首联意思说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有着芙蓉一般鲜明美好的身姿。 B.“皓齿”代指清脆的歌喉,句意说她的清脆的歌喉最终没有发出声来。 C.“芳心”句中的“空”字用得巧妙,表现出女子有空闲时间保持情怀。 D.“归去潇湘沚”指回到湘江中的小洲上,目的是等待心上人寻觅而来。 E.“沉吟何足悲”表面上说不悲恸,其实是人生的大悲恸,是痛之至极。 【答案】CD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作者沉沦既久,竞至于能随遇而安了。 (2)诗句“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发挥了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有何暗示意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字面意思是由来已久宫内的宫女都嫉妒其中容貌姣好的,表现出佳人遭受闲厄则是“紫宫女”嫉妒所致,就像作者欲见到玉真公主却遭张堉冷遇一样。暗示了自已怀才不遇与一群小人颗倒黑白、谄佞惑主不无关系。抒发了作者一腔抱负不得施展的痛楚与苦闷。 【解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2、【2018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10分)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 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注释】①鸡人:古代宫中,于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好像鸡鸣,以警百官,故名鸡人。②尚衣:官名。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③冕旒:这里指皇帝。④凤池:凤凰池的简称,中书省所在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本诗运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写出了大明宫早朝时气氛庄严肃穆和皇帝尊贵威严的特点。 B.首联选择“报晓筹”和“进翠云裘”两件事,表明大臣忠于职守,为显示大唐之威蓄势。 C.中间四句正面写早朝。从店外写到殿内,从天子写到大臣,有概括叙述,也有具体描写。 D.尾联中的“佩声”,是以声音代人,暗藏人的行动,使“归”字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 E.本诗选择一次朝会现场的现实呈现,显示了一国之威,还暗示了贾舍人的受重用和得意。 【答案】BE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考核说法,其余选项考核内容,其中B项,“为显示大唐之威蓄势”有误。E项,“一次朝会场景的现实呈现”有误,这里是艺术化地表现,不是现实呈现。 (2)本诗表现“天子”这一人物时颇具艺术性。请结合全诗作具体分析。(6分) 【答案】①直接写鸡人和尚衣,虽然没有正面写皇帝,但都是为写皇帝服务的,侧面刻画出一个清晨即起、为国理政的好皇帝形象。②写大唐盛世万般来朝的场面、香烟依傍着龙袍、香烟浮动,烘托了皇帝作为真龙天子的威严和神圣感。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