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文鉴赏术语与方法
诗 文 鉴 赏 术 语 及 方 法 一、炼字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 甫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让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 岛 炼字题出题方式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着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人说“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是本诗的诗眼,用得最妙,如若把它改成“看”“望”等就大失其趣,为什么这样说? “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作者这样写写出了在隐居生活中和山水田园的亲近,表达自己的归隐生活的闲适自在。 二、修辞手法 1、八种必须掌握的修辞格: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2、其余常见修辞格:对比、反复、反语、通感、用典、互文、顶针等。 1、比喻:本体+喻体+比喻词 大地啊,母亲! 这里是花的海洋。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暗喻(隐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喻词用“是”、“成”、“成为”、“变为”等,或者喻词不出现。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事物。 比喻的作用: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答题套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喻与借代 相同点:都是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是否能够改成一个明喻或暗喻。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 相当密切的; 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 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雄杰——周恩来》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部分代整体:用船的一部分“帆”代船。 2、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药》) 特征代本体 3、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具体代抽象:“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4、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专名代泛称:“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3、比拟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 (1)秦淮河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莫愁湖发出了撕胆的哭声。(张天明《按照人民的命令》) 用拟人方法描写了中国人民失去总理的悲哀,连江河湖泊也发出了悲哀的哭声,表达出了人民对周恩来同志无比热爱的真挚感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