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生态和中西古典园林风貌.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6卷 第2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Vol.26 No.2 2009年6月 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Jun., 2009 比较文明与比较文化学 栏目特邀主持人:方汉文 主持人语:比较文明学与比较文化学的研究正在引起各国的重视,除了在 其发源地的欧洲之外,日本已经成为比较文明学与比较文化学研究的重要国家。 日本比较文明学与比较文化学与中国一样,也是多学科的研究,享誉中国学术界 的伊东俊太郎的《比较文明学》、中根千枝的《未开的脸与文明的脸》等名著展现 了东方文明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成就。他们目前正在将中国的《比较文化学》、《陶 泥文明》等论著介绍给日本学术界,可以预期,这一新学科在东方的影响将迅速 扩大。 从比较文明角度来研究中国的园林艺术是苏州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举世 闻名的苏州园林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它完全可以与欧洲的城堡、西亚的空 中花园相媲美,立身于世界奇迹之林。本期发表的《文明生态与中西古典园林风 貌》是这一领域的力作,作者长期从事本领域的研究,视阈广阔,从本体意义上揭 示了中西园林艺术生态文明的差异。《译者的责任:矛盾、无奈与信念—简评林语堂浮生六记中比喻的翻 译》则进入到当代翻译理论的研究。众所周知,自英国当代学者苏姗·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等人的“文 化翻译理论”兴起之后,文学翻译在文明与文化研究中成为前沿理论之一,以林语堂所译的沈复《浮生六记》 来展示文明差异在言语词章中的积淀,正是比较文学中译介学的重要内容。 文明生态与中西古典园林风貌 曹林娣 (苏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 :因文明体系的差异,中西园林具有不同的艺术风貌。从文明生态的层面分析,中西园林的不同风貌的形成 有宗法制与六合营造心态、科举制与文人园、皇权至上与寺观园林化、分封制与城堡花园、政教合一与天国乐园等 本源性原因,通过分析这些原因,可以加强中西文化融通中的相互理解。 关键词:中西古典园林;文明生态;宗法制;封建制;政教合一 B26 A 1008-7931(2009)02-0017-07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世界文明各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文明有自己 ① 亲师”是中国宗法制 社会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和象 的生态环境差异,这种根源性的差异对东西方哲学 ② 征符号 ,分别象征着神权、统治权、族权和思想统 思想、美学思想、思维特点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 都是根深蒂固的。世界古典园林的营造,也因世界各 ① 中国的宗法制,早在商代就已实行,西周大为完备。周时确立了“普 民族在驾驭地形、地貌,选择构园素材,经营山水、建 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秦始皇一统天 下,“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从此,偌大天 筑,创造艺术意境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具有鲜明民 下,成为皇帝一家私产。秦王朝变中国世官世禄的封建贵族政治体 制为皇权专制,汉武帝则把中国专制主义皇权政治定型化。 族特征的中西园林风貌。 ② 这一思想,首见于《荀子》:“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 一、宗法制与六合营造心态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