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法律制度nnx257a5.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法律制度nnx257a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 一、概述 二、预防与应急准备 三、报告与信息发布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五、法律责任 一、概述 (一)立法背景 (Background of Legislation) 国际背景 国内背景 SARS暴发 1、 美国炭疽危机 Anthrax in USA 1990–2002 某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济影响 上海甲肝暴发 山西朔州毒酒事件 南京汤山中毒事件 河北白沟苯中毒事件 (二)概念(definition)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重大传染病疫情: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的情况。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或者相继出现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的病人,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 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由于食品污染和职业危害的原因而造成的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1、突然发生,不可预测 2、有公共卫生属性 3、损害和影响达到一程度 (三)应急工作的方针与原则 1、方针: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四级: 特别重大(Ⅰ级) 重大(Ⅱ级) 较大(Ⅲ级) 一般(Ⅳ级)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 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伴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 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经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各级政府的职责 1、国务院:设立应急处理指挥部 什么情况下设立 什么时候设立 组成单位 职责 总指挥人选 2、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地方应急处理指挥部 指挥部的职责 总指挥人选 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以下工作 调查 采取控制措施 进行医疗救治 5、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组织开展突发事件相关科学研究 建立有关的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储备 储备经费支出列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6、 一些特殊政策 鼓励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对边远贫困地区给予财政支持 对参与突发事件应对人员的补助、奖励和抚恤 二、预防与应急准备 (一)制定应急预案 1、定义:指经一定程序制定的处置突发事件的事先方案 。 2、编制的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 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3、制定的原则: 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4、内容(contents):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全国的和省级的) 2)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预警和预防 应 急 控 制 ?? 正常阶段 事件爆发 恢复常态 非正常阶段 紧急对应 (日常的及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监测与预警; 制定监测计划和预警等级) 3)信息的收集、分析、 报告、通报制度 6)物资与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物资:预防、现场控制的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器械等。 技术 7)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3、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