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公民社会援助策略性思考.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有关中国公民社会援助的策略性思考 中国扶贫基金会立志成为中国公益慈善及 公民参与和社会创新的领跑者 受访人: 王毅,中国扶贫基金会项目合作部主任助理   本访谈是日内瓦国际委托傅洛达博士所进行的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该研 究的采访系列由中国发展简报和日内瓦国际共同发表。日内瓦国际是一 个创新型社会企业,旨在帮助其客户在全球公益及社会影响项目方面获 得最大效益。访谈内容仅代表受访者个人的独立观点,不代表发表方的 机构立场。 傅洛达博士是社会转型、机构发展和社会纪实纪录片制作方面的研究者 和实践者。 在过去十年,傅博士设计并执行了三个有关中国民间组织能力建设方面 的项目: 《参与式城市治理项目》(2006-07), 《社会政策倡导联盟 促进健康和可持续社区》(2009-11)和《参与式公共政策中欧民间组 织对话项目》(2011-14)。 傅博士也是《中国公民社会对政策创新的贡献》(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2015年4月)这本书的编辑。 电子邮件: a_fulda@ /in/andreasfulda/ 访谈要点 我们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成立的时候是一个事业单位,国务院扶 贫办是我们的主管单位。十年以后也就是在1999年我们基金会去了 行政化,也就是和事业单位脱钩了,把事业编制全部还给政府。 后面这十年基本上是完全是市场化、企业化的方式来进行运作。所 以我们这个基金会既具有市场的活力和企业化的管理体制,同时也 和各级政府包括国务院扶贫办以及各地的扶贫办有天然的血缘上的 关联。 我们项目筛选的标准主要还是在扶贫领域,包括贫困地区的生计发 展,社区服务,弱势群体关爱等这样类型的项目。 我们的资助资金由项目资金、执行费用以及行政管理费三大部分构 成。 可以说我们基金会作为一个服务员。我们是为捐赠方提供服务。然 后第二呢,我们为支持型机构提供平台。然后最终我们一起为NGO 提供支持。 我们的一个理解,叫做中国公益慈善及公民参与之社会创新的领跑 者。就是我们肯定要做这种传统的慈善,但是同时呢,我们也要推 动公民参与,公民参与就是我们好多年以前提出来的,人人公益, 这种理念。 在政策层面我们肯定是希望进一步立法,从慈善法立法的层次确保 公益慈善发展的合法性。比如说我们这些基金会或者是社会组织, 有多大的权利可以参加这种社会活动,我们在这些社会活动中的地 位和作用是什么,这个是一方面,我们希望可以确保我们的权利和 定位,让我们更加合理合法地来参与。 我们也看到了像美国的United Way(联合劝募),他们通过建立全球 的标准,带动了很多企业、志愿者、社区,然后NGO组织共同发 展,这也是一条路径,我们也可能选择那个路径来走。 本采访由傅洛达博士于2014年7月24日在中国北京完成。王毅的同事米志敬(中国扶贫基 金会项目合作不、项目主管)也接受了采访。 全文访谈 傅洛达(傅):您能否把扶贫基金会的背景和基金会的发展介绍一下? 王毅(王):我们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成立的时候是一个事业单位, 国务院扶贫办是我们的主管单位,那么我们在十年以后也就是在1999年 去了行政化,也就是和事业单位脱钩了,把事业编制全部还给政府。后 面这十年基本上是完全是市场化、企业化的方式来进行运作。所以我们 这个基金会既具有市场的活力和企业化的管理体制,同时也和各级政府 包括国务院扶贫办以及各地的扶贫办有天然的血缘上的关联。我们在做 项目的时候实际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第一个十年吧,那个时候其实基金会不大会做项目。基 金会刚成立的时候,基本上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当时类似的基金会有很 多都在那个时候成立的,我们也不例外,那个时候基本上是海外资金, 有一些归国华侨、华人然后有一些资金,一些老干部都退下来了。在这 个岗位上发挥余热。项目呢,基本上来一笔资金就来做,没有遵循可循 环、可发展的模式。 第二个阶段 在我们何道峰会长的带领之下,我们机构进行改革以后,到第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