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 * 第八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责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责管理理论 第二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责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责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其经营管理理论也不断发展变化和日益丰富:从早期的资产管理理论发展到负债管理理论,以及现代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强调资产管理。资产管理理论是以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为侧重点一种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的特点 认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应放在资产方面,致力于在资产上协调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问题。 无论是在贷款还是投资上都强调“安全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 (一)商业性贷款理论 是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由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 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内容 该理论从银行资金大量来源于活期存款这一客观现实出发,着眼于保持资产流动性的需要,认为银行只应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或与生产物资储备相适应的自偿性贷款。 放款要以真实交易为基础,并有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一旦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可以处理所抵押品,收回贷款。 商业性贷款理论的意义 为早期商业银行合理资金配置与稳健经营奠定了理论基础:强调资金运用受制于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构;强调银行应保持高度的资产流动性以确保安全经营。 商业性贷款理论的缺陷 忽视了活期存款余额的相对稳定性和贷款清偿的其他保证条件,策略显得过于保守。 忽视了贷款需求的多样性,制约了银行自身的发展且不利于经济增长。 随商业需要自动伸缩信用量,会助长经济波动。 (二)资产转移理论 这是另一种关于保持资产流动性的理论,该理论由莫顿在《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中提出。 资产转移理论的内容 该理论认为,资产流动性的高低在于其变现能力。保持资产流动性的最好方法是持有可转换的资产,只要银行所掌握的证券信誉好,易于出售,在资金需要时可迅速不受损失地转让出去,就能保持流动性。最佳保持流动性证券是短期政府债券。 资产转移理论的意义 找到了保持流动性的新方法,拓宽了商业银行资金运用范围,实现了资产的多元化,丰富了资产的结构,并促成了商业银行二级准备金制度的形成。 资产转移理论的缺陷 过分强调运用可转换资产保持流动性,限制了高盈利性资产的运用。 缺乏对银行资产变现能力的全面认识。 (三)预期收入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普鲁克诺在《定期存款及银行流动性理论》中提出。在商业性贷款理论基础上,近一步扩大了银行资产业务的选择范围。 预期收入理论的内容 该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而非贷款期限的长短。只要借款人预期收入有保障,长期贷款也可安全收回;反之,短期贷款也会丧失流动性。它强调了银行贷款偿还和贷款项目未来收入的关系。 对预期收入理论的评价 优点:扩大了银行的业务范围,促进了贷款形式的多样化。 缺点:由于对借款人预期收入的预测建立在主观判断的基础上,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 二、负债管理理论 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保持银行流动性经营的重点,由资产方转移到负债方,以主动的、积极的负债管理作为实现资产流动性、盈利性均衡的主要工具。 负债管理理论的内容 该理论认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的调剂负债实现。银行可通过主动负债,比如向外借款的方式扩大筹资渠道并以此满足银行资金的流动性需求。 负债管理理论的意义 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思想的创新,变被动为主动,为银行找到了保持流动性的新方法。缓解了商业银行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让负债主动适应资产,为扩大银行信贷规模创造了条件。 局限:忽视了从市场借入资金时的不确定性。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综合管理的内容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该理论认为,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难以达到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平衡。银行应对资产负债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管理,保证资产、负债结构灵活及时调整,以此保证流动性供给能力。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原则 总量平衡原则: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供给制约需求。 结构合理原则:资产和负债在期限和时序上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对资产负责综合管理的评价 吸收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理论的精华,通过资产和负债结构的全面调整,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目标的均

文档评论(0)

1hone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