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央视新闻微博模态意义与协同
央视新闻微博模态意义与协同
摘 要:微博作为一个热门的社交网络平台,其用户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模态来表达意义,由此构建成一个由多种符号组成的多模态话语。以韩礼德三大纯理功能和克雷斯等人视觉语法为理论指导,以央视新闻2015年8月27日一则题为“此刻,你愿意为大象转发倡议吗?”微博为文本,从图像分析与语言分析角度对其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微博的模态设计以表达意义为最终目标,并通过各模态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来实现意义表达的最大化。
关键词:央视新闻微博;多模态话语分析;功能;意义;协同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3-0077-04
Abstract: The users of micro blog which is a popular platform of social network convey meanings though such modes as words, pictures, videos, creating a multi-modal discourse constituted by many symbols.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alliday’s three meta-functions and Kress’ visual grammar. It analyz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e analysis and words analysis one of CCTV News micro blogs which was posted online on August 27th, 2015, entitled “Are You Willing to Repost for the Elephant at the Moment.” It finds that conveying meanings is the ultimate purpose for the modal design of different micro blogs. Through the synergy between these different modes, the expression of meanings is maximized.
Key words: CCTV news micro blog;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function; meaning; synergy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不再是交际的唯一形式。人们以图像、声音、动作、动漫、网络等符号资源进行交际构成了多模态话语。多模态话语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它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认为语言以外的其他符号资源也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和语言一样,图像、声音等其它符号资源也可以通过编码实现交际和意义再现。Kress 和 Leeuwen在1996年提出视觉语法,认为“正如语言的语法决定词如何组成小句、句子和语篇,视觉语法所描绘的是人物、地点和事物在不同复杂程度的视觉陈述中的组成方式”[1]43。他们将功能语法中的元功能延伸到视觉模式上,提出了再现―互动―构成的图像分析框架[1]146。O’Halloran通过研究多模态的理论建构将多模态话语分析运用于电影语篇之中[2]。国内学者对于多模态话语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张德禄以系统功能学理论为基础,为多模态话语分析建立了理论框架,进一步探讨了多模态话语中各模态的协同[3]24-30;胡壮麟通过分析以文字、图像、乐曲、动作为主体的多模态小品来探讨多模态小品中的主体模态[4];李战子、陆丹云探讨了多模态符号学的理论基础、研究途径和发展前景[5]。此外,不少学者将多模态话语分析运用到电影海报[6]、电影[7]、天气预报[8]9-15、政治漫画[9]等不同语篇之中。
微博作为一种集图像、文字和声音为一体的新型交际资源,具有典型的多模态性,但至今少有学者对其进行解读与分析。本文以央视新闻微博为研究对象,根据多模态分析方法和理论框架对其进行解析,从而探讨央视新闻微博如何通过构建多模态来实现意义以及各模态之间的协同关系。
一、多模态话语的分析框架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3]24。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和意义潜势。韩礼德在功能语法中提出了语言的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的经历进行表达的功能;人际功能指人们运用语言参加社会活动的功能;语篇功能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