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虞城县名扬涂料有限公司年产300吨树脂、600吨料项目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PAGE
PAGE 1
第 页
虞城县名扬涂料有限公司
年产300吨树脂、600吨涂料项目
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商丘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二零零六年八月
第 PAGE 1 页
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一、大气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本项目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因子为:二甲苯、苯乙烯、非甲烷总烃。
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计算点
根据导则中评价范围的确定方法,首先计算已确定评价因子的等标排放量,然后根据等标排放量及项目所在区域地形状况划分评价工作等级,最后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评价范围。
Pi=(Qi/Coi)·10
Pi=
(Qi/Coi)·109
式中:Pi—等标排放量(m3/h);
Qi—单位时间排放量(t/h);
Co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
根据工程分析中治理后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和大气环境质量执行标准限值,计算结果见表1-1。
表1-1 等标排放量计算结果
项目
标准限值(mg/m3)
等标排放量(m3/h)
二甲苯
0.30(一次取样)
3.8×105
苯乙烯
0.01(一次取样)
7.0×106
由表1-1可知,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是苯乙烯,其等标排放量≤2.5×108,该项目周围地形特征属平原地形,因此,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结合该项目所在区域的地理特征及环境敏感程度,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该项目生产车间为中心,主导风向为主轴的方形,评价范围边长为6km。
根据现场勘察,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环境关心点情况见表1-2。
表1-2 场址周围环境关心点情况一览表
关心点名称
方向
距污染源距离(m)
人口(人)
赵庄、南汪庄
北
600
两村合计440
大同新村
东北
600
140
叶大庄
南
1500
260
汪肖庄
西南
500
220
取表1-2中的关心点作为计算点参与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
3、污染源强
该项目生产车间顶部设置的自然通风口距离地面高度约为9m,有机废气处理设施排放口高度为≥15m,有效高度16m,正常工况下,此两个排放点源简化为一个等效点源,非正常情况下,排气高度为9m,有效高度10m。评价因子源强清单见表 1-3。
表1-3 废气处理前、后评价因子排放速率 (单位:mg/s)
项目
治理前
治理后
正常工况下
非正常工况下
车间自然出风口
处理设施排气筒出口
合计
车间排风口
二甲苯
88.84
24.70
6.57
31.27
88.84
苯乙烯
55.28
15.48
3.98
19.46
55.28
非甲烷总烃
254.68
71.18
18.47
89.65
254.68
4、气象条件
(1)地面风向特征
虞城县气象台2004-2005年的四季和全年的风向频率见表1-4。相应的风向玫瑰见图1-1。
表1-4 虞城县各风向出现频率(%) (2004年-2005年)
内容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全年
C
8.7
9.9
15.1
6.7
10.1
N
8.6
5.0
12.4
11.4
9.4
NNE
2.5
2.4
6.3
4.8
4.0
NE
8.0
5.6
10.5
10.4
8.6
ENE
5.0
4.0
4.2
4.0
4.3
E
6.7
8.2
5.5
4.4
6.2
ESE
4.1
7.0
3.4
5.6
5.1
SE
9.4
10.5
2.9
4.4
7.6
SSE
8.1
8.5
4.4
6.9
7.0
S
8.2
10.3
1.8
6.4
6.7
SSW
7.3
7.0
5.8
6.2
6.6
SW
4.7
6.1
3.0
3.5
4.3
WSW
2.0
2.7
2.1
3.2
2.5
W
2.5
2.8
2.1
3.4
2.7
WNW
1.5
0.8
3.4
2.0
1.9
NW
8.6
6.3
9.7
8.5
8.3
NNW
4.1
2.9
3.4
8.2
4.7
由表1-4可见,全年各风向频率,北风以秋季风频最大,为12.4%;东北风也以秋季风频最大,为10.5%;南风以夏季风频最大,为10.3%;西南风仍以夏季风频最大,为6.3%。东风以夏季风频最大,为8.2%;西风以冬季风频最大,为8.2%。
第 PAGE 37 页
全年主导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