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渍土路基施工设计方案
津港高速公路工程
(西外环~临港)四标段
盐
渍
土
质
量
控
制
方
案
无锡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滨海新区津港高速四标项目部
2013
一、工程概况
津港高速公路工程(西外环-临港)是津港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的延伸,是滨海新区近期高速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港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落实天津市“双港双城”的城市空间战略,能够强化新区各个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实现各个功能区互补。
本工程全线位于塘沽,本线第4标段:起始桩号K41+000,终止桩号K43+700,约2.7km。段内路基大部位于盐池内。
二、自然地理情况
(一)地形、地貌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与河北省、北京市为邻,地理坐标北纬38°33′57″~40°14′57″,东经116°42′05″~118°03′31″,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
天津市地势总轮廓,从蓟县北部山区向南逐级下降,西部从武清县永定新河冲积扇下部向东缓慢倾斜,南部从静海县子牙河、南运河向海河口逐渐降低,地貌形态似簸箕形。
(二)区域地质稳定评价
拟建工程位于华北准地台北缘,属华北断裂北端,基地构造主要为沧县隆起、黄骅拗陷,基底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
(三)水文地质评价
1、场地环境类型
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
2、地下水类型及其特征
拟建工程沿线浅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为0.50~1.90米,相当于标高0.30-3.09米。
3、水质侵蚀性评价
拟建场区的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存在结晶类腐蚀,腐蚀等级为强腐蚀;同时存在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腐蚀等级为严重腐蚀,综合评价为严重腐蚀,应该采取特种防护。
(四)气候特征
天津位于北半球暖温带,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夏受海洋之惠,冬获内陆补偿,四季分明,介于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带上。冬季蒙古冷高气压控制盛行西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左右而多偏南风。天津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半湿润季风气候。
本区域主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湿暖适中,冬季寒冷少雪。
三、盐渍土路基工程施工要求
1、横断面布置
本标段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总宽度36m。
路基按整体式断面设计:0.75m(土路肩)+3.75m(硬路肩)+3×3.75m(车行道)+0.75m(左侧路缘带)+3.0m(中央分隔带)+0.75m(右侧路缘带)+3×3.75m(车行道)+3.75m(硬路肩)+0.75m(土路肩)。
2、盐池段路基施工
(1)路床处理
为确保路床使用年限内能够提供足够的承载力,避免雨水下渗造成路床湿软,同时确保路床填料最小强度CBR达到设计要求,路床顶部以下60cm范围内采用3层20cm的水泥石灰土(3:6:91)进行处理,水泥石灰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1.0Mpa。
为保证边坡植草成活率,路床水泥石灰土外应保留50cm的素土包边。
(2)盐池段路基处理
路线穿越大面积池塘及大型沟渠处应先打坝、抽水、清淤、整平后铺设一层竹笆,其上填筑50cm山皮土垫层。填筑路基时,盐池(大型沟渠)边坡应开蹬成台阶状,蹬高0.5m,蹬高1.0m,开蹬处铺设2.0m宽凸结点塑料土工格栅。土工格栅由山皮土垫层顶面起,铺设至周边地面等高时,然后沿新老地基相接处铺设10m宽凸结点塑料土工格栅(新老地基范围内各5m)。当既有地基宽度不足5.5m时,以距坡脚不小于0.5m控制实际铺设宽度。
路线经大面积盐池时,应将各池塘间堤埝铲平后再进行填筑山皮土垫层、铺设格栅等工作,以确保路基整体性良好。
工程范围内既有小型沟渠应清淤、晾晒处理后再回填。回填材料原则上采用素土,分层夯实至原地面。雨季施工或工期不能满足时,可采用6%戗灰处理或换填40cm山皮土垫层,以加快工程进度。本标段均处于大面积盐池内,除桥头外均采用盐池段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局部路段经过盐场蒸发区内的盐沟,盐沟水深较深,清淤之后铺设一层竹笆,其上填筑1.5m山皮土。
旧有路基旁打坝排水清淤之后先进行晾晒待原有路基内积聚水分渗透稳定后再进行施工,以防止旧路基在渗水压力和施工的扰动下发生失稳现象。
3、盐池段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1)路基必须分层填筑碾压。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20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为20cm(遇特殊情况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
(2)含水量应控制在压实最佳含水量±2%以内。
(3)路基填筑宽度每侧应宽出填筑层设计宽度30cm,压实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严禁路基填土宽度不足时路基和边坡采用浮土帮宽,或自上而下倒土,松坡拍平。
(4)路基表面应具有2%~4%横坡,防止积水。为避免路基边坡被雨水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