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蒋氏家族半个纪的家训
蒋氏家族半个世纪的家训
?
蒋介石有两子七孙。从1920年2月9日训诫10岁的蒋经国“说话走路皆要稳重,不可轻浮”,到1970年6月15日劝慰60岁的蒋经国“你在金门多住几日,休养到二十一日回台北为宜”,整整半个世纪的时光里,蒋介石对蒋经国,蒋纬国兄弟的教诲,可谓事无巨细,情深义厚。
?
对蒋经国悉心指导
?
蒋介石的第一任妻子是毛福梅,后有侧室姚治诚、陈沽如,但最终情定宋美龄。蒋经国即为毛福梅所生。
?
1916年,6岁的蒋经国进入浙江奉化溪口武岭学校。此时蒋介石常年离家在外,只能靠书信指导蒋经国学习。
?
1920年9月4日,为了让蒋经国系统地掌握汉字,蒋介石寄给他一册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注解的《说文解字》,请私塾老师王欧声来家中讲解。他写信给蒋经国说:“兹寄汝《说文解字》四本,可请王先生照予所订课程教授也。此书每日能识得十字,则三年内必可读完,一生受用不尽矣。读书,第一要当心听讲,认识一字,须要晓得一字之解说,不可读过就算。”
?
1921年,蒋经国进入奉化龙津学校读书,课余仍由王欧声为其讲解经学,蒋介石则亲自为其确定课程。5月23日,蒋介石写信敦促蒋经国读儒家经典《尔雅》:“尔《说文解字》提要读完否?记得否?如已读完记得,可请尔先生依余正月间所开书目单,顺序读去,勿求其过速。《尔雅》读完时,小学书,可认许氏《说文解字》,或后读《尔雅》亦可。随尔先生定夺,余不遥制也。”
?
蒋介石对儿子从小打下国学基础非常重视。待蒋经国年龄稍大,蒋介石开始指导他读《四书》等国学典籍,尤其是《孟子》。
?
1922年,蒋经国转入上海万竹小学。1925年,年仅15岁的蒋经国被蒋介石送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旅苏长达12年之久。’1937年蒋经国回国后,蒋介石担心他对中国文化缺乏深切的了解,因而系统地指导他读书,补习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和历史,哲学,以及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学说。他还给儿子开列了主要书目:《论语》、《王文成公全书》(王阳明全集)、《曾文正公家书》、《近思录》和《孙文学说》。
?
1937年5月12日,蒋介石写信指示蒋经国:“你以后看书,应多注重中国固有道德,建国精神与其哲学。《孙文学说》一书,实为中国哲学之基础,而三民主义则为中国哲学之具体表现。译文决不能阐明其精神,俄文译本更将其中的精华舍弃未译。你故应将《孙文学说》看完二遍以后,即看《三民主义》中民族、民生、民权各讲之原文全书,并应将其心得批评之点,摘记另录,以备呈阅……”
?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国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起初,蒋介石还不想让蒋经国中断学习和写作,蒋经国到江西出任西省第四区行政督查专员兼区保安司令。蒋介石在1938年7月24日的信中开始对蒋经国指导政治工作:“县政重要的是民政与土地及财政,应设民政与财政各科,而民训则可归并于教育科也。你如有志于政治基础工作,则可先任县政,多得社会经验,做一番切实工作;则以后对于政治,当更能认识也。”
?
直到蒋经国59岁时,晚年的蒋介石还专门给他写信,要他多读陆(九渊)王(阳明)心学。
?
对蒋纬国宠爱有加
?
“经儿可教,纬儿可爱。”这是蒋介石在两个儿子年少时,对他们的评价。
?
1919年,蒋介石把收养的戴季陶(时任孙中山随从秘书)之子、年仅3岁的蒋纬国送回奉化,交由姚治诚抚养。虽然蒋纬国系蒋介石养子,但蒋介石在日记中却从未流露出偏见,相反,从对蒋纬国记载的偏方来看,蒋介石是将蒋纬国看做亲生儿子的,甚至可以说超过了一般的父子亲情。
?
蒋介石在早期的日记中,用大量篇幅描绘了对蒋纬国的思念、教育以及与之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快乐时光。
?
1921年9月3日,蒋介石离开老家前往南方,他也蒋纬国依依惜别,幼年的蒋纬国不肯让父亲离去,让蒋介石很痛心,“纬儿始则依依不舍,必欲与我同行,续则大哭,大叫爹爹,用力经挠我身,不肯放松,终为其母强阻拉放,及乎出门,独在门首发不愿舍之声,此儿眼慧逼人,年长尤觉亲亲可爱也”。在依依不舍中,蒋介石推开蒋纬国,强行离开了家。一人在船上独行,让孤身在外的他更加思念在家的蒋纬国,他在日记中再次显露了性格中的脆弱。“近日甚想纬儿,恨不能与其同行耳”。
?
1922年1月28日,在桂林忙于第二次护法运动的蒋介石,给6岁的蒋纬国写信道:“我今日在桂林过旧历新年,心里很想慕家庭今日的乐趣,自叹不能在家聚笑一堂,因之更加想念你的活泼神态,不能忘怀……但愿你在家要好好的孝敬你母亲,友爱你的哥哥……今日在此地同各位伯伯拍几个照片,将来晒好了,我还要带两张来给你看……”
?
两个月后,蒋介石又给蒋纬国写信:“我三个月没有见到你了,心里非常记挂。我今日看见人家小孩子,在大本营前空地放风筝,我更加想起你在城中放风筝的趣味。不晓得今年你在家有做风筝去放没有?我抽屉里,找出两张画图贺年片来,一张是富贵花,一张是小孩游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